立体连接模式下的传播和沟通

从传播和沟通的角度看,三度空间的连接和交互意味着立体媒体的新整合传播:整合传播、沟通的内容、创意、途径和手段,吸引、挖掘流量。主要传播、沟通策略及操作有五个要点:

​ 利用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空间,打造公开、透明的产品、服务价值链,实现与顾客相关的知识共享,提供数字化参与体验。

​ 利用互联网空间,通过自媒体和社交网络,引发网络式的自发传播。

​ 利用互联网空间和社群空间,分解多层次的顾客流量圈,形成差异化的精准沟通策略与模式。

​ 利用社群网络,与重点顾客持续、深度沟通;发展意见领袖;进行愿景和期望营销,与顾客达成心理契约。

​ 利用三度空间,打造IP型内容、事件及内容,使之符号化、平台化。

立体连接模式下的渠道结构

对品牌商而言,三度空间构成了立体渠道。因此,有必要将深度分销理念引入三度空间,优化渠道布局,避免渠道冲突,发挥立体渠道的整体效应。

当三个空间并存时,顾客认知和关系这两种功能不会发生三个空间的冲突;但是三个空间的交易(销售)功能却会产生摩擦和冲突。电子商务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些品牌商将其理解为具有前途的新型通路,在一些电子商务企业的引导乃至裹挟下,在线上以低价吸引流量,使线下渠道利益受到损失。这对原本以线下销售为主的企业而言,几乎是颠覆性的冲击。

经过几年的摸索,目前,大部分品牌商已经开始整体统筹、规划线下、线上通路结构,使两者相互协同并产生最好的效果。为避免线上线下的渠道冲突,可以将它们适当区隔——要么按目标市场区隔,要么按产品区隔。有的企业将线上价格作为线上线下全渠道价格的标尺,根据需要进行高或低两个方向的调节;有的企业和通行的做法相反,将相同产品的线上价格定得比线下还高;还有的企业利用线上顾客交互途径进行新产品的价格测试。

立体连接的扩展意义

立体连接在品牌商营销体系中,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认知和交易之链,同时对市场定位、需求辨识、价值定位和价值创造模块产生重大影响。

​ 三度空间的立体连接,有助于顾客人群和场景的细分。因为三度空间内和顾客连接、交互,可以更加精准地发现顾客流量的分布及结构,因此有可能找出合适的细分需求空间;立体连接既是宏观背景下市场细分的结果,又是品牌商市场细分的条件。

​ 在三度空间内和顾客连接、交互,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辨识目标顾客的需求。三度空间连接,意味着与顾客沟通的方式具有无边界、全覆盖、直接反馈的特点,因此,为品牌商对顾客需求精准映射、同理共情创造了条件。

​ 立体连接对品牌商的顾客价值定位可以起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增加认知性、知识性、情感性价值;二是增加个性化价值;三是增加时间性价值(快速变化)。

​ 立体连接推动品牌商价值链运动方式向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方向变化。这是综合以上三个观点的必然结论。

立体连接模式小结

网络、社群、现场三个空间,为顾客提供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特征的认知和体验环境。对品牌商来说,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关联,构成了全域场景、立体媒体和立体渠道。全域是指与顾客交互的全部场合和情境;立体是指线上线下、终端内外(广义的现场)。全域场景和立体媒体,在互联背景下同时也是立体渠道。

立体连接意味着传播链和流通链产生了融合。原先的大众传播链和流通价值链交融成为顾客交互链;而流通价值链中的物流要素独立出来成为物流服务链。如图1-5所示。

图1-5 互联网背景下连接模式的转变

立体连接是顾客、场景、媒体、通路多重碎片化前提下的整合营销模式,蕴含着整体和结构化策略和方法。从狭义看,这种模式是传播、流通和关系三种活动和职能的结合;从广义看,这种模式涉及品牌商营销体系五个模块的整体创新和变化。

立体连接属于数字化连接,在立体连接的链条上流动和沉淀着丰富的数据资产。

目前,立体连接模式已有一些成功案例,如卡萨帝、江小白、西贝莜面村、顾家家居等。但是,大部分品牌商在新模式的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主要问题有:系统思考缺失;路径依赖和习惯拖累;创新意识不足;经验累积不足;短期销售目标导向;团队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能力达不到新模式的要求,等等。

(文|施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