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谁最国际化?
少林寺即使不是当今中国最为国际化的组织,起码也是其中之一。
2012年9月10日,正在柏林出席首届欧洲少林文化节的中国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说:“文化节中少林功夫等各项活动在德国当地引起了很大关注和反响,对西方人有很大吸引力。”他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少林文化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捷径。” 这次欧洲少林文化节主要在德国首都柏林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两座城市举行。谈到欧洲少林弟子考功大会,释永信介绍说:“考功大会参加者上千,其中少林功夫学员有400多人,分别来自近20个国家。”
“全球化”对于企业界不是一个新名词,甚至有些“老生常谈”。然而,释永信的远见和少林寺的作为还是值得企业家们思考、学习和借鉴。
作为近年来全球最畅销的商业书籍之一,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让全球商业界为之着迷。有趣的是,500多年前哥伦布航海,发现地球是圆的;500 多年后弗里德曼前往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却意外地发现世界是平的。按照弗里德曼的说法,现在的全球化已是 3.0 版,主导力量既不是 1.0 版时代的“国家”,也不是 2.0 版时代的“跨国公司”,而是由网络相连、来自全球的“个体和小团队”,它要求企业具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运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对于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更大的挑战在于当我们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就被抛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就不得不在本土市场面对全球一流高手,以低段位水平与高 段位强手竞争。应对之道不应是对挑战的畏惧和逃避,而应当是对趋势的积极把握和主动迎合,以下三点至为关键:
第一,全球化视野;
第二,有机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立足全球产业链分工,精准自己的“环节定位”;
第三,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意识与能力,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实质上是如何借势全球、以“开放协同”而不是“封闭自主”的心态对全球资源善加利用的问题。
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曾在《中国企业家》的一篇专栏文章中真诚地忠告企业家:“我们有些企业家,特别是中小企业家,考虑自己企业发展的时候,对世界可能想得不多。可是,今天中国的事情已经和世界的事情连在一起了。你不考虑它,它会考虑你。这就需要我们在考虑自己企业发展的时候,要有一点全球眼光。没有全球眼光,肯定走不远的。”
是的,世界正在走向平坦,任何人不可能置身其外。而相当多的中国企业显然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