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投资预算

投资决策往往是企业内部较为复杂的项目,涉及方面众多,本书不做过多展开,仅对涉及预算制定的相关内容做一个简单阐述。需要明确的是,这里谈到的投资是配合公司战略发展和布局,进行的中长期投资,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购买理财产品、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股票、债券不在此列。因此,投资预算的主要原则是谨慎投资,追求回报。投资预算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战略投资

战略投资主要是配合企业的战略发展和布局,在现有经营体系外进行的投资,比如为新进入一个行业,或是新开辟一种商业模式。其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对土地、厂房、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可以是人才、技术的无形资产投资,还可以是以对外兼并收购为主的股权投资。战略投资的目的是寻求企业业绩新的增长点,在市场里建立明显的竞争优势,通常资金需求量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并伴随较大的投资风险。战略投资所需的资源通常是专款专用,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得挪作他用。

2.产能补充与改造

‍‍这一块主要是针对现有业务的能力补充,企业对业务的发展趋势、市场的竞争态势、竞争对手的情况相对比较清晰。一般来说,可以以内部为主进行评估与决策。产能的补充与改造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现有产能的补充。前面提到在产销衔接环节,我们找到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堵点,解决堵点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补充产能,消除瓶颈工序。主要设计厂房、机器设备、专业的生产管理系统、技术工人等。

第二,设备的更新改造。对于机器设备而言,一是设备本身有使用年限,到了报废的期限就会产生更新设备需求;二是原有的生产工艺能已经不符合生产的要求了,必须更新设备来改善工艺、提高产品品质;三是配合精益改造项目,需要对产线进行自动化升级。

产能的补充与改造时,必须格外关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当预计新增设备的利用率不足时‍‍,或是新增设备将会带来制造成本快速上升时应当慎之又慎,优先通过工序外发和选取性价比更高的方式予以过渡。

3.其他投资

除此之外,企业基础能力构建、管理效率提升、工作环境支持等方面也会有一些投入(见表5-23、表5-24)。

(1)研发投入

主要是为支持企业各类研发项目而进行的投入,包括实验室、实验设备、专利技术、试制产品、测试耗材等。在研发预算中提出,并对投入的必要性和预期成果进行评估,在研发费用总体控制目标内进行预算。

(2)信息技术(IT)投资

‍‍在当下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单靠堆人硬上的方法是无法堆出一家优秀的企业的,日新月异的各类信息技术工具,持续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质量,因此持续有效的信息技术投资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信息技术投资需要提前做一次顶层设计,即全面梳理企业预计的信息技术框架蓝图,将企业的业务痛点和优先级进行分析和排列,并对具体需要实施的系统进行初步的功能设计和产品选型,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终有重复建设的情况。

(3)其他投资

主要是支撑日常工作所需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由需求部门分别提出,行政、运营部门汇总后,再调配现有资源扔存在缺口后,合并预算。

投资预算主要关注投资回收期和投入产出比指标,企业应当参考市场同行的标准,科学制定、严格要求,切忌盲目投入。对于非生产性的、不直接产生价值投资更应予以严控。

表5-23 投资预算

单位

项目名

审批预算

(万元)

项目内容

项目投资目标

最新进展

递延重大投资项目

A

12000

××土地

已支付3000万元,余下9000万20×2年7月支付

B

3000

x号厂房

已完成主体建设,已付款2100万元,20×2年2月验收后支付750万元,剩余5%质保金预计20×5年支付

小计

15000

新增重大投资项目

C

5000

x号生产线自动化改造

20×2年3月前完成招标,9月前完成改造

D

500

员工小区x号栋装修工程

20×2年5月完工,6月正式入住

小计

5500

表5-24 投资支出计划(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项目预算

本年资金支付计划

递延至下年支付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合计

A

××土地

12000

9000

9000

B

x号厂房

3000

750

750

150

C

x号生产线自动化改造

5000

1500

2500

750

4750

250

D

员工小区x号栋装修工程

500

300

200

500

合计

20500

2550

2700

9750

0

15000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