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称
户内管道气密性实验。
二、陈述理由
能够承担户内管道气密性实验工作。
三、学习目标
学习结束后学员能够检测管道压力,并排除压力异常故障。
四、学员条件
学习前必须具备入户服务行为规范条件。
五、学习资源
数据、设备、工具和指导材料。
1.学习环境:真实或仿真的户内管道气密性置换设施。
2.工具材料清单
表3-1工具材料清单
序号 | 名称 | 型号、规格、精度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U形压力计 | 0~5000pa | 个 | 1 | |
2 | 燃气具橡胶连接管(打压) | 2米 | 根 | 2 | |
3 | 检漏水 | 瓶 | 1 | ||
4 | 管子钳 | 10寸 | 把 | 2 | |
5 | 活动扳手 | 12寸 | 把 | 1 | |
6 | 生料带 | 卷 | 10 | ||
7 | 表接口垫片 | 只 | 20 | ||
8 | 登记表 | 份 | 10 | ||
9 | 笔 | 支 | 2 | ||
10 | 工具箱或工具包 | 个 | 2 | ||
11 | 鞋套 | 双 | 20 | ||
12 | 工作布 | 块 | 2 | ||
13 | 十字螺丝刀 | 200mm | 把 | 2 |
3.压力测试数据登记表
表3-2 压力测试数据登记表
序号 | 用气地址 | 压力值 | 标准范围 | 结果 |
六、学习内容
(1) 气密性检查
(1)作业前穿戴劳保用品(手套)。
(2)关闭总阀。
(3)确认表具能够正常过气(IC卡表)。
(4)给表后管打压。
(2) 压力检测
(1)U形压力计垂直放置。
(2)U形压力计连接灶前阀门管无折叠。
(3)U形压力计水柱内无气泡。
(4)U形压力计不发生冲表。
(5)压力范围在3500~4500Pa。
(6)压力保持5分钟以上。
(3) 测试记录与反馈
(1)测试不合格分析,漏点排查(漏点:灶前阀与表接口连接处)。
(2)测试合格按U形压力计实际数据详细登记。
(4) 工作现场清理
料净场清。
七、学习活动
1. 让学员做好准备
(1)说明培训的目的和原因:学员学习后能够独立承担户内管道气密性实验工作。(2)确定学员是否具备培训条件:学习前必须具备入户服务行为规范。现场进行询问,如果不会现场培训师或学员间进行辅导。
(3)说明安全与质量方面的一般要求:U形压力计防摔;时间保持和读数准确。
(4)说明如何培训:讲师讲授+现场演练+互教互评。
(5)问学员是否有与培训相关的疑问:讲师现场进行询问学员是否有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回答。
2. 实施培训
(1)让学员就位。请学员2人1组形成学习伙伴。
(2)说明操作、设备或工作流程的总体情况。请学员按照工具设备清单进行现场检查和确认,确保齐全和正常使用。
(3)说明工作单元.讲师讲解气密试验由四个工作单元组成。气密性检查、压力检测、测试记录和反馈、现场清理。
(4)讲解和演示每个工作行为。
表3-3讲解和演示每个工作行为
工作步骤 | 行为标准 |
1.气密性检查 | 作业前穿戴劳保用品(手套) 关闭总阀 确认表具能够正常过气(IC卡表) 给表后管打压 |
2.压力检测 | U形压力计垂直放置 U形压力计连接灶前阀门管无折叠 U形压力计水柱内无气泡 U形压力计不发生冲表 压力范围在3500~4500Pa 压力保持5分钟以上 |
3.测试记录与反馈 | 测试不合格分析,漏点排查(漏点:灶前阀与表接口连接处) 测试合格按U形压力计实际数据详细登记 |
4.工作现场清理 | 料净场清;物归原位 |
(5)解释具体的安全与质量要求。压力计防摔、打压防过高。
(6)对整个工作单元做出总结。讲师询问学员整个工作单元由哪四部分组成,并请学员之间进行相互提问和判断。
3. 要求学员响应
(1)让学员说明操作、设备或工作流程的总体情况。
(2)让学员说明工作单元总体情况。
(3)让学员讲解和演示每个工作行为。
(4)让学员解释具体的安全与质量要求。
(5)让学员对整个工作单元做出总结。
4. 提供反馈信息
(1)告诉学员他的反应是否符合要求。
(2)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指导。
(3)指出工作环境中的提示信息。
5. 评估绩效
(1)评价学员自我汇报。
(2)评估绩效测试结果。
(3)记录学员绩效。
八、绩效测试与反馈表
确认学员是否成功实现了学习目标,包括绩效评级或认知测试。
附件1:户内管道气密性实验技能测试试题
九、辅助信息
怎么正确使用U形压力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