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必须基于每一类购物场所及购物模式的特性来规划渠道

目前不少调味品企业对于渠道的规划都不够细致和系统,总体上比较简单,对于每一类渠道所包含的类型及其特点的了解不深,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渠道运营水平。随着市场发展的日益成熟和新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现在国内市场的渠道状况极其复杂,最先进的商业形态(购物中心/电商)和最传统的商业形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杂货店)混杂在一起,调味品企业对此往往不知所措。如何才能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找到未来渠道的发展趋势,关键是要系统分析当前主流消费者对购物场所及购物模式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研究消费趋势才是根本之道。

(1)消费变化带来购物场所的不断细分,并由此影响渠道结构。

购物场所是构成渠道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不同消费需求的集中体现,每一种购物场所的产生都有其内在的消费规律,调味品企业对此必须加以充分研究。在传统的概念中,企业通常习惯将购物场所叫作零售终端,但是随着零售业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不断细分,目前零售终端已经不能充分反映零售的内涵了。今天,我们应该用“业态”的概念来定义购物场所,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渠道内在的消费需求和商业运营特性。

某调味品企业一直苦恼对渠道缺乏掌控,因其经销商都是在调味品批发市场中开展业务,生意模式粗放,只能做到基本的产品配送,业务拓展能力欠缺,经营理念保守,也缺乏专业化的业务团队。面对这种局面,该企业希望协助经销商去拓展渠道,但是应该怎样做,销售团队感到很为难,因为在他们看来渠道都集中在批发市场,属于大流通性质,要想深入下去很难。

实际上,该企业对调味品渠道的运作还缺乏深刻地理解,目前国内调味品行业与餐饮行业的关联度非常高,使得整个调味品总体上有50%都是通过餐饮渠道销售出去的,具体的渠道运作表现为批发市场自然流通。如果仅仅从批发渠道的角度看待调味品的渠道运作确实是乏善可陈,除了在批发市场中铺货、造势、给政策外,也没有什么可做的。因此,只有重新理解调味品的渠道定义,才能够实现渠道的创新破局,其要点就在于将那些到批发市场进货的餐饮用户提升到渠道业务的高度,或者说是将渠道下沉到最终的餐饮终端用户,这样一来就将原来“掩盖”在批发市场之下的餐饮终端全部暴露出来了。

由此,该企业可以重新将渠道定义为:中式正餐渠道、中式快餐渠道、西式正餐渠道、西式快餐渠道、烘焙糕点房渠道、休闲餐饮店渠道、流动餐饮点渠道及单位配餐渠道等,并从各个因素对每个渠道业务领域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些渠道是重点业务、哪些渠道是辅助业务了。一旦将渠道业务分析透彻,企业就可以协助经销商针对重点渠道业务领域进行深入拓展,在新产品推广、客情建设、产品规划、费用投入等方面加以强化,进而再推动经销商改变其粗放的生意模式,强化对渠道的拓展掌控,自然也就可以实现对渠道的创新破局。

(2)购物模式在抽象层面上又推动着渠道的变化。

对企业渠道结构产生影响的不仅是那些看得见的实体购物场所,那些看不见的消费者购物行为同样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关键就是消费者的购物模式。消费者购物模式反映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点,比如大卖场满足的是一站式购物需求,超市满足的是日常主要生活用品购物需求,便利店满足的是便利性的购物需求,专卖店满足的则是更高品质、更丰富和更好体验的购物需求。

还有一些购物模式是不需要通过实体购物场所的,比如网上购物满足消费者的是更丰富、更实惠和更便利的购物需求,其中盛行的团购模式更是反映了消费者对实惠购物的极致需求。

由此可见,渠道是无处不在的,有需求的地方就有渠道,不管它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一切的本源都在于消费需求。对于这一点,企业是不能不深刻洞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