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目标决定以后,然后是议程的问题。一般企业都很重视“会议的议程”——议程表。
很多经理拿到议程表后,会批评说“事前公布的议程不当”,那么,检验议程是否得当的标准是什么?唯一标准是什么?
标准是根据目标来确定议题,根据议题的重要性排定先后次序和时间先后。
图2-3是HP公司业务单元战略评审会的一个议程,供参考。
图2-3 HP公司业务单元战略评审会的议程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单个会议要做到紧密围绕“议程”,而不是围绕“跑题”或者“老总训话”,也不是以“部门扯皮、议而不决”为中心,就一定需要把议程做成模板,使之标准化,并坚定执行,持续改进这个模板。
议程的标准模板是什么?和一份临时起草的、口头通知的、拍脑袋决定的、开到哪算哪儿的会议议程有什么不同?
◆它是对以往会议经验、教训的沉淀。
◆它是对会议目标的树形分解结构。
◆它是对会议各个议题重要性的取舍和排列。
◆它是对会议各段时间的约束和提醒。
◆它把会前准备的颗粒度变小、变细,从而使得真正的会前准备成为可能。
以某企业的年度战略规划质询会为例,即高层领导通过年度战略规划质询会对各单元的战略规划进行集体质询,我们看这个会议的安排(如图2-4所示):
图2-4 某企业的年度战略规划质询会
关于会议的时间分布,既是一件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的事情。我们列举了一些会议时间需要考虑的因素,请读者结合图2-4进行思考:
◆计划未来的时间
◆总结过去的时间
◆解决问题的时间
◆陈述事实的时间
◆采取行动的时间
◆赞美的时间
◆理解的时间
◆诉苦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