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农夫山泉:坚持做好三米收银台,是成功的关键

过去,互联网尚未普及,绝大多数快消从业者推崇和坚信终端为王、渠道为王。随着互联网全面走入线下,不少人开始鼓吹终端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淘汰是迟早的事儿。

这些言论的判断者不少是一些理论的研究者。虽然逻辑推理严谨,有理有据,但我不相信这些学院派水平会比百亿企业的掌门人水平高。如果他们意见有分歧,我更愿意相信这些董事长们,毕竟实干出来的结果不会撒谎。

纸上谈兵的成果,不值得借鉴,甚至会产生误导。我想告诉快消品从业者的是:

​ 如果没有拜访5000个以上终端,没有深入地和这些终端店老板沟通过,就无法真正搞清楚终端为王的核心在哪里。

​ 时代确实在变化,但对快消品,非计划性购买品类(比如一瓶水或一包方便面),99%以上的销量都是在终端店完成的。即使是畅销产品,如果放在了仓库,也远远没有被陈列出来的产品销量大,终端为王永不过时。

以农夫山泉为例,农夫山泉今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尤其是河南大区,在2009年销量不足1亿元,当时异常艰难,靠天吃饭,靠促销吃饭。但时隔五年后,2013年河南大区销量已经突破10亿元,近10倍的增长。相较于全国市场,无论是增长率还是销量的绝对值都遥遥领先。

回顾这五年,河南大区做了什么?当时的河南掌门人概括了三句话,作为指引河南市场的战略准则:

​ 以KA的标准要求做终端。

​ 以市场的手段做销售。

​ 以抢逼围的方式{?}抓基础销量。

当市场面临困难,或者偏离轨道时,再回到原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切本质的背后是终端为王,终端的生动化工作,终端店老板产品灌输。

终端一线人员的工作要求是围绕着“终端收银台”。河南大区坚持“终端为王”的理论,缔造了10倍的增速。

不仅是地方大区,上到公司董事长,亦是如此。

我去农夫山泉总部面试,最后一轮面试官是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董事长。我们沟通了40分钟,很愉快,期间钟董事长一共和我交流了三个问题:

第一,最近看过哪些书,有什么心得?

第二,自我感觉最欠缺什么?哪些是你的短板?

第三,想在农夫山泉学到什么?

前两个问题与市场无关,不做阐述。但第三个问题,对我职业生涯受用一生。当时我的回答是:“如今的农夫山泉已经今非昔比,做到年过百亿,饮用水第一品牌,基础工作相当扎实。我想学习公司的决策层是如何制定战略的,是什么样的策略能让农夫山泉高速成长。过去几年的历练,我对基础工作都很了解,迫切想学习更多关于战略,策略方面的知识”。

钟董事长笑着说道:“产品是基石,没有好的产品,企业就不可能高速发展,这是首要前提。下一步就是市场,其实你没必要研究那些高深的理论战略,即使我自己和几位区总,整天思考的也不是战略,更多的是研究终端店,研究终端店老板,研究终端店老板的工作场所——收银台。”

他继续说道:“你想一想,如果你的产品店老板帮你推销,销量会怎么样?如果店老板比较忙,你在收银台显眼位置贴一张海报或围一些帷幔,销量又会怎么样?这些生动化物料其实就是一个24小时的免费产品促销员。可口可乐就是这么做的,未来10年,甚至更久,我们依然会坚持。所以,我们的工作核心是研究终端店,洞察终端店老板,围绕着收银台周边的事物研究透彻,我们的工作始终围绕着收银台做文章,下功夫,坚持做好这件事情,我们就能成功,战略只是锦上添花……”

从钟董事长那一番话,我们就能理解,农夫山泉这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原因,核心是终端为王,而终端的核心是决胜收银台。

具体如何决终端收银台,我想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收银员、收银柜台、收银台周边的助销设备。

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帮助快消品从业者和经销商真正理解,终端为王的核心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