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的学者不断地探讨造成战后日本经济发生奇迹的原因,这些学者提出相当多的解释,包括生产力运动、全面品管、品管圈活动、自动化、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薪资、工会等,日本管理大师今井正明认为真正的精髓是 “改善”观念的基本哲学。
改=改变,善=好(为了更好)。
日本山田教授,在1950年代曾访问美国企业,探索美国生产力的奥秘,在25年后,重回当年访问的洛基河钢铁厂时,竟然发现该工厂25年都没有改变。山田教授表示,这在日本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改善观念在日本是非常普遍的观念,正是这一观念,使得日本企业根本不可能长时间停滞不变。 根据今井正明的观察,西方管理人员几乎没有改善的观念。因此可以说,正是改善观念的缺乏,造成西方企业的工厂能长期不作任何改变的主要原因。
改善的观念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公司所有的员工随时随地注意所有可以改善的大小事情,因此可以说一切的生活方式、工作方法、社交方法或是家居生活,都可以透过不断地改善而获得进步。
"持续改进"(Kaizen)最初是一个日本管理概念,是日本持续改进之父今井正明在《改善--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书中提出的,Kaizen的字面意义是通过改(Kai),而变好(zen).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Kaizen意味着改进,涉及每一个人、每一环节的连续不断的改进:从最高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到工人。"持续改善"的策略是日本管理部门中最重要的理念,是日本人竞争成功的关键。
丰田认为,好产品来自好的设想,提出了“好主意、好产品”的口号,采用创意功夫,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性思维,以改善公司的业务。
提案者 | 管理者 | 公司 |
获得提案奖励 | 获得下属尊重 | 塑造改善文化 |
获得他人尊重 | 获得上级认可 | 培养主人思想 |
获得职位晋升 | 管理就是改善 | 节约制造成本 |
获得改善效果 | 改善就是管理 | 企业持续发展 |
表3-1-1改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