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的培养中需要关注赋能能力的培养。中高层干部是否优秀,不仅看业务维度的KPI完成结果,还必须看带团队的表现:用对了哪些人才?培养人才有哪些独特做法?炒掉了哪些不胜任人才?下属中是否有骨干柱子?
团队中只有一个人优秀,不一定能带领团队成功,即使一时半刻能带领团队成功,也很难承接更大的任务并持续成功,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正式印证了这个道理。优秀的干部一定能为组织输出人才,在输出人才之前必然要具备培养人才,赋能下属的环节。
培养干部的赋能能力,需要将团队人员培养指标落实到干部的业务指标。业务指标是指引干部工作重点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干部的赋能一定是理论学习到业务实操过程中螺旋提升的。作为部门负责人,放置在团队人员培养中的时间应该不少于30%,作为资深技术干部,也需要有10%~20%的时间用于徒弟培养。
培养干部的赋能能力,需要在业务规划内容与人才发展强挂钩。业务指标是结果导向,而将业务规划内容与人才发展紧密关联,是从过程中帮助干部建立赋能团队的意识。比如在做战略制定时,思路是“市场需求—战略规划—业务活动—关键组织能力—组织人才配置需求”,实现从战略分解到具体的人才发展关键点,从而让干部到人才的重要性及对团队成员赋能的方向。
赋能是从高要求开始的,高要求才能训练出优秀的骨干。因此,需要提醒干部需要对团队成员持续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达成更高的要求就能发现团队成员中的能力差距,并针对能力差距进行点对点赋能,实现赋能不仅仅是满足基本要求,而是让团队整体具有持续提升的能力。
干部的赋能还需进一步打开格局。如果单纯为了自己的业绩而做赋能,这个团队的发展还是有限的。优秀的干部思考的是如何为组织的人才队伍赋能。对人才的赋能方式不仅仅是授课讲解、手把手教学,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优秀的赋能方式。比如在合适的机会让团队成员去轮岗,让成员的个人的成长速度超越比业务成长的速度,为组织培养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