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是Y药店的店员。这天上晚班,顾客要皮康霜。资生像往常一样引导顾客,但到货架区,一直放皮康霜的位置却不见这个药,资生费了一点时间才找到。顾客有点不高兴,资生本来想做其他关联产品的心情也没有了。顾客走后,资生问了才知道,今天上午来货了,可能是同事将皮康霜换了个位置。不过,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我们常常在店里听到药店人大声问:“某某药放哪里去了,怎么找不到了?”这样的呼声里有什么问题呢?
卖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没有做大的调整,也会因各种原因出现商品位置的变化,比如缺货、来了新货、排面不够等。所以,我们的卖场是在静态中有动态。这里引发的问题便是员工如何能确保信息对称,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门店所有的变化。要解决这一问题,先得明白随时了解卖场变化的好处。
(1)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我们去超市找某件商品时,如果一时找不到,会去问营业员,营业员会带你去那个商品区或告诉你在哪儿。如果我们能及时找到商品也不会太在意,但是常常遇到营业员也不太清楚的情况,或者营业员指了错误的方向,此时则会心生抱怨。
药店的一个功能是便利。如果顾客在店里等的时间长,或者觉得不够顺利,他对药店的总体印象会较差。时间长了,便会形成一种消费评价,并以此做出是否继续前往的决定,也就是说,会影响其回头率。
(2)节约导购时间。药店员工如果对卖场2000个左右的商品位置非常熟悉,那么,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导购时间。
(3)提高卖场效率。在我看来,有些药店人员不仅不缺编,反而员工过多,其中可能就有导购效率过低的问题。在成本上升时,我们不仅要精细化考量坪效,也要考察“人效”。提高“人效”,就需要员工对卖场变化与商品功能了如指掌。
药店下货频次约为每周一至两次,每次来货都会带来卖场的一些小变化,且伴随着顾客的买单,商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需要随时掌控卖场的商品变化。更重要的是,药店人要熟悉全场商品的功用。因此,每天在店里面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
(1)复习卖场商品。以我的经验,每天到店清点贵重商品后,在空闲时再花15分钟左右了解卖场所有的商品,因为大多数商品的位置是不变的,这个过程可以很快。因为有这样一个复习的过程,导购时就特别顺手。
(2)复习商品的功用。虽然绝大多数商品的功能主治等信息我们都非常清楚,但是仍有一些较偏的商品,如处方药中的少部分药、新来的商品和销售量很小的商品等,我们并不太了解,需要不断地“重复学习”才能更清楚适用于什么情况、什么人群,这样在机会来的时候,便会建立第一反应。这个“复习”过程可视当班期间忙碌程度灵活调整时间。
(3)检视设备与辅助工具。我在巡店时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门店员工天天在店里面忙,可是我们进店时却发现门口的POP是过期的信息,体重秤的偏差太大,其他设备如货架、灯箱、卖场灯管等都存在问题。卖场是一个流动的公共场所,设备、设施、工具需要不断地、认真地养护与检修,而不是随手写一写记录。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很熟悉自己的药店,但是仍要每天去复习它、检查它,所以说,在卖场真的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