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发部门负责人给我看了一张图,是某同行企业产品研发的一张规划图。在这张半弧形的规划图上,可以看到该企业把自身研发的若干产品分在了三个区域,并由内而外分别写了三句话:推广一代、探索一代、培育一代。
(1)没有发展路径,就难以激发员工信心
由以上提到的产品规划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公司对自身产品有着较为清晰的短中长期规划,让人一看就觉得层次清晰,思路明确,不仅能够看到企业目前在市场上的活跃产品,也知道了它正在开发,下一步将推出的产品。我想,这张图无论是企业内部员工,还是外部客户、合作方、投资方看到,都会对企业的信心倍增。最为宝贵的,我觉得它体现了企业对自身“发展路径”的思考,这个发展路径如果是符合商业、行业、专业逻辑的,就很容易让人信服。有清晰明确、经得起推敲的发展路径,并按照这条路径一步步扎实往前走,能够大大激发、提升员工的信心。
有的企业可能有远景规划,但往往只是一个笼统的想法,没有在现状与未来理想之间架起“桥梁”,也就是别人看不到你的关键路径规划,这样是很难相信你能够到达那个目标的。只有结构化、演进性的目标规划,才能提振人的信心,说服人并影响人。
(2)基于作战能力的“三代人”培养
不仅企业发展规划如此,人力资源的规划也是如此,我们应该规划“三代人”,概括来说,就是“作战一代、备战一代、培战一代”。
作战一代:是正在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人,是目前的作战主力;作战一代的作战能力是最强的,作战经验是最丰富的,是“来之可战”的。
备战一代:是已经一半涉足或投身于“战场”,在热身“备战”,随时可以上战场;这一代是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目前可能在二线,但如果需要随时可以上一线,打一次大仗就完全成熟了。
培战一代:是没有进入战场,但是正在学习、训练的群体。他们正在培养作战意识,学习作战知识与技能,有潜力但能力与经验还不足。
前面曾经提过一句话:“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话糙理不糙,这句话对企业的业务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应该有所启发。每一家企业,以及企业里的每一个部门与团队,都应该有人才规划的布局,按照人才作战力的高中低进行排布,逐层往上培养,随时能接替上一层的工作。人才梯队的培养,是对一个管理者的要求。有这样意识的管理者其实是有规划力的管理者。能够把这种规划,坚定的推进落地的管理者更是难能可贵,堪当大任。
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无论是HRD、HRVP还是CHO,都应该有人才的全局规划观,和CEO、业务高层进行深入讨论,达成共识,把它变成一张具体的人才规划图,分解为业务管理者及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年度、季度/月度关键举措,并定期监控、推进落地,才能切实取得成效,支撑起企业的中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