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5.1.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以下10点体现:

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b)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一致;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确保获得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f)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g)确保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h)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i)推动改进;

j)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

注:本标准使用的“业务”一词可大致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核心活动。

5.1.1.1 公司责任

组织应明确并实施公司责任方针,至少包括反贿赂方针、员工行为准则及道德准则升级政策(举报政策)。

5.1.1.2 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最高管理者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改进过程有效性和效率。过程评审活动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见9.3.2.1条)。

5.1.1.3 过程拥有者

最高管理者应当确定过程拥有者,由其负责组织的各过程和相关输出的管理。过程拥有者应了解他们的角色,并且具备胜任其角色的能力(见ISO 9001 7.2条)

【理解】

(1)企业责任指员工行为规范、道德规范,还包括企业对环境的保护等社会责任。

(2)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基于风险思维策划,IATF标准第四章和第六章重点讲风险管理、战略管理。

(3)厂规厂纪可视为员工行为规范的一部分,道德规范通常表现为:员工不拿供应商回扣,员工之间相互尊重,不打小报告等。

(4)5.1.1.1条款一般和员工激励与授权条款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支持过程,SP6:人力资源过程。

(5)每个乌龟图都应包括输入、输出、资源、过程负责人、过程准则、绩效指标、风险七个部分。

(6)过程效率包括有效性和效率两大类,有效性指合格率、成功率等,效率指计划达成率、准交率等。

(7)管理评审要评审每个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没有达成的指标要检讨并进行调整,长期达成的指标也要检讨并升级。

(8)过程拥有者指过程负责人,代表公司管理一个过程的人,并对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负责。

(9)认证审核时需要提供的证据:

①职业道德制度。

②厂规厂纪。

③环评报告。

④环境检测报告和消防验收报告。

⑤消防演习证据。

⑥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10)常见不符合项:

①公司的激励制度及环境规范、道德规范没有遵守,只停留在文字上,没有实施的证据。

②过程KPI没有区分有效性指标和效率指标。

【作用】

(1)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关键看老板,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所以老板要有战略思维,了解客户需求。

(2)企业要发展得更好,必须挖掘员工的潜能。让员工愿意为企业干活,先要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

(3)员工也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即公司凭什么给你发很高的工资,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经营原则是:价值第一,能力第二。

【落地】

(1)公司建立员工手册。有些人做事习惯不好,还不服从管理,那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人敢管,所以企业要建立规则,高层领导狠抓监督。只要公司过了生存期,为了更好地发展,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必要的。公司成立时,为了生存,很多事只有妥协。过了生存期,公司就要开始“正规军作战”,为了企业壮大实力,影响公司发展的人就要让道。

(2)建立绩效管理制度,也就是要有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先制定公司经营计划,根据经营计划制定各层级主管的考核指标,要关注成本、销售额、客户满意度等关键指标。事务性、技术性工作全部计件管理,各级主管根据关键指标自己核算奖金,与公司行政部核算的奖金比对,奖金上不封顶,公司与员工共赢。一定要让两个员工做四个人的事,拿三个人的工资。

(3)建立员工与公司高层领导的沟通平台,通过召开员工座谈会,设立员工意见箱,公布相关职能部门电子邮箱,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高层领导要认真倾听员工的想法,一定要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家人。如果领导把员工当作家人,员工也会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努力工作。企业管理人员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关注员工感受,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充满凝聚力的团队。

【模板】

(1)三级文件××-03-39 目标实现方案【参见本书第二篇管代统筹三级文件】

(2)三级文件××-03-44 员工职业道德管理规定【参见本书第二篇人事行政部统筹三级文件】

(3)质量手册××-01-01 附件10:过程分析表【参见本书第二篇质量手册附件10】

(4)四级文件××-04-131 管理评审报告【参见本书第二篇管代统筹四级文件】

(5)程序文件××-02-1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参见本书第二篇管代统筹二级文件】

5.1.2 以顾客为关注点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以下几点体现:

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的法规要求;

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及增强顾客满意度的风险和机遇;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