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有项针对促销效果检验的专项调研表明,仅有25%的促销活动,能够在活动期间收回成本及赢利。也就是说,其中75%的促销活动不是利刃,而是一把钝刀。
为什么会这样呢?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难发现,当 “4P”中的促销来到中国,并被奉为“圣经”的时候,它却在中国市场悄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为,促销对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讲,通常指的就是降价、买赠等一些物质的、刺激消费者选购自己产品的活动。大多数人所谈的促销是个狭义的概念,它已被我们从包含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营业推广、新闻报道等范畴的“促销”中,生生剥离了出来。
在这样的剥离中,促销在不自觉中失去了与广告、公关等联成体系、形成互动和效果促进的可能,直接导致许多企业的促销活动,得不到来自其他关联行为的足够支持。如广告对促销活动的传播力度不够,受众认知度不足;如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处理不好,使促销效果大受影响。
另外,凡营销都讲究通路推力和消费者购买支持上的消费拉力。既是讲,有专门刺激消费意在形成消费拉力的促销,自然就有从总经销商到二批商再到终端商的通路促销,以方便消费者看得到、买得到某项产品的,重在形成市场推力的。只不过,促销中的通路推力、消费拉力,这本是一体的、符合中国市场实情的,却又在实际中,被多数企业给分割开来对待和执行了。
就如图6-1所示,在促销失去了来自广告、公关等的和谐配合之后,又进一步造成了:当针对消费者的大规模促销活动,已经使许多消费者有了购买欲时候,却因为通路促销乏力,造成了终端铺货上架率的不足,使消费者找不到你的产品可买;或者当通路促销已形成了必要的市场推力,使自己的产品在各目标网点随处可见,反过来又因为没能得到来自消费者促销的市场拉力的足够支持,营销受阻,通路也逐渐不通无法形成流畅地循环。
图6-1 促销推拉示意图
推拉之力只能在某个点、线上形成合力,许多力道处于平行、不对接状态。
弱势品牌没有多少本钱能够玩这种入不敷出的促销。可不这样玩又能怎样玩呢?
首先就应该抛弃消费者促销与其他环节平行运作的传统。让消费者促销与广告、公关等形成和谐配合;让消费者促销与通路促销形成体系与互动;让消费者促销真正与消费者、与通路成员形成体系,彼此带来益处,并都乐于消费和积极推进销售。这也是A-MCR全营销方法论在促销上所强调的。
具体又该怎样做?为更好地探讨这个问题,就先让我们结合前述,来更详细地谈谈促销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