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土壤和基础,一种行之有效的会议机制必然在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下生长;反之,一种行之有效的会议机制也能够渗透、改变企业文化。
企业中每天发生很多事,每个场景都可以为企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提供自然的环境,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下情上达会、专题讨论会、决策讨论会、总结分享会场景。因此,透过主持人持续改变企业的会议机制,就能最终影响企业文化。
重视主持人、重塑企业会议机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面相当广泛,比如:
- 增加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中开放区域的面积,辅之以各种良性的会议机制,企业文化会从猜忌转向信任。
- 决定一件事的过程从偏于黑箱操作转向在会议中公开深入讨论,企业文化自然就从封闭转向了开放。
- 在会议上制止职位更高的人发言和跑题,企业文化自然就从“一言堂”转向了“众言堂”,员工的积极性自然被调动。
- 在会议上关注“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原来是怎么做的”,鼓励不同意见的出现,企业文化自然就从关注政治斗争转向了关注绩效。
- 在总结分享会和讨论会推动企业中的信息流动,企业文化自然就从壁垒森严转向了关注协作。
可以看到,良好的会议机制长期推行,有助于企业向打造信任、开放、平等、关注绩效和协作的良性企业文化迈进。本章不展开描述主持人和会议机制对“开放”文化、“平等”文化、“绩效”文化、“协作”文化等等的影响,只谈谈如何借助主持人和会议机制在企业中打造信任氛围的三种行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