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动力的逻辑,要让组织保持活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适当激励;二是管理环境7。
(1)搭建科学、全面且可持续的激励体系
人的需求是多元、多层、可变的,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长期的动力需要可续、全面、可持续的激励体系。
1.科学
所谓科学,是指顺应人们需求和动力的相关规律实施激励。
举个例子,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但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会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其今后工作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实施激励时力求公正,使“比较”在客观上相对平衡,不至于造成明显的不公平感。
2.全面
不同员工具有不同的需求,企业的激励体系不能只考虑部分员工的部分需求,为了有效激励不同层次和背景的员工,企业应设计较为全面的激励体系。例如华为的激励体系就强调“全面回报”,基于员工的多层次需求设计了“薪酬、福利、发展、认可”多维激励矩阵。
3.可持续
持续的发展需要可持续的动力,因此企业应针对人们的需求建立可持续的激励体系。
然而,人们的需求是可变的,当一定的需求满足后,就会失去原有激励下的动力。因此,要想使激励可持续,就不能靠点状的物质或精神激励,而是要让人们形成关于激励的稳固的心智模式。
(1)营造正向、能动且强有力的环境
人所在的环境就是一个大的场域,场域是有影响力的,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动机和行为,影响的途径主要是人们的“认知与自我调节”。因此,环境的内容、导向及影响力的强度是影响人们行为的关键因素。要想使企业保持积极、长久和充足的动力,在组织环境的管理方面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1.积极正向
企业的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有两类元素和力量:一类是积极正向的,另一类是消极负向的。
当正向元素多时,组织成员的动机也会偏正向,当负向元素多时,组织成员的动机也更容易走向负向。毫无疑问,企业发展需要正向动力的支撑。因此,企业在营造环境时,一定要尽可能地创造和引入积极正向的元素,减少或消除消极负向的元素。
2.能动
企业的环境应当刺激或引导人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墨守成规或者消极怠惰。这就要求企业在理念、规则的设计上,既要与时俱进,又要牵引组织成员抵御怠惰、积极创造。
3.强有力
环境发生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人们动机的形成。当环境的影响力较弱时,只能使组织中的少数人产生动力,而要让组织中的多数群体产生动力,就需要营造一个强有力的环境,其表现主要是导向和规则的明确性、坚定性,以及在这种明确、坚定的导向、规则下的行为、饰物、氛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