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场景:营销部门在酒店组织管理中定位
酒店的经营就像是一场接力赛。营销部门是第一棒,前厅部门是第二棒,客房部门是第三棒,餐饮部门是第四棒。可以在棒的次序上有所调整,餐饮变为第二棒,前厅是第三棒。
营销部门在酒店组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根据酒店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客房为主的酒店和综合型的酒店为例:
(1)客房为主的酒店两种情况
营销是前厅部门的一部分。整个酒店由于规模不大,营销、预订、前厅接待是一个部门,这样的定位和归属便于酒店经营和管理。
营销是独立部门。由于酒店客房规模较大,协议公司客户占比较高,酒店可以单独设置营销部门。其核心工作内容为线下协议公司客户开发和维护,会议市场开发等,线上预订工作一般归属前厅部。
(2)综合型酒店两种情况
第一,营销是一个大的部门。酒店的策划、线上营销、线下营销和预订都在营销部门,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比较明确。
第二,营销是两个部门。客房营销和餐饮营销分头管理。比如:一家四星级酒店260间客房,餐饮有800个餐位,3个大小不同的会场。营销可以是一个部门,也可以是两个营销部门,其中会议通常归属餐饮营销部门。
在酒店组织架构隶属关系上,客房营销部门的上级为主管客房部门负责人或者是其上级,餐饮营销也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整体营销部门归属一个高管管理。
在具体工作方面,客房营销主要负责酒店协议公司客户开发和维护;餐饮营销主要负责接待和客户维护,会议市场与协议公司客户可以捆绑在一起,宴会通常是全员营销和异业合作的方式。
酒店营销通常只做四件事:引流、预订、接待和催款。这是绝大多数酒店对酒店营销的现实定位。
更科学的定位需要增加酒店营销的职能:从引流、预订、接待、催款到维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