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管控流程防范风险,流程升级无止境

有培训机构员工转述企业讲课需求:订货企业都要倒闭了,员工还在发货,一点风险防范意识都没有。希望老师讲讲如何运用流程管控,防范经营风险。笔者回复,这可能属于客户分类管理没有做到位,没有发货标准,没有欠款预警流程。

这次沟通带给笔者一个深刻的反思:是不是流程优化之后,就真的能够杜绝企业所有的经营风险?

答案是不一定!流程优化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经营风险,但不能杜绝经营风险。

正因为经营企业有风险,我们才更应该规范流程,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避免走他人走过的弯路。如果没有流程优化,企业经营时时有风险、处处有风险。

如何管控流程、防范经营风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企业而言,流程优化永无止境。

笔者曾经反复强调:目标是流程的眼睛,责任是流程的灵魂,主导流程运行的永远是人!实施流程管理之后,企业运行就能畅通无阻、企业管理就能一劳永逸的想法千万要不得!

要防止流程僵化,防止员工懈怠,就得经常检讨流程运行情况,经常检讨主导流程运行的员工是否记得流程运行的目标。为了工作而工作,工作久了会乏味;为了目标而工作,目标越清晰,工作越有干劲。

有了高速公路,车开得更快了,但如果出事故,风险也更大。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上高速公路甚至不开车。因此,上高速公路开车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提高警惕,遵章行驶。如果路面破损、路标不清晰,我们就及时报警修复路面、更换路标。

流程管理无不如此。实施流程管理的企业员工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按流程执行,并且全神贯注地执行流程,发现流程有问题也要立即报警修复(优化完善流程)!高速公路要定期检修,流程图也要定期检讨优化。

那么又有问题了,企业是不是增加一班人马,专门用来跟踪检查流程运行情况呢?的确有企业这么做,而且不在少数。但是,笔者坚决反对这么做!这无异于叠床架屋,徒增企业的运行成本,与流程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

怎么办?笔者主张借鉴国外查验车票的做法。偶尔随机抽查,发现逃票者立即列入不诚信名单,让其未来找工作、申请贷款、购买大宗资产、出行旅游等处处受限。

门卫在下班高峰检查员工下班车辆,也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不查又不行,天天查也没有查出违规携带的。笔者的主张就是每天偶尔抽查,抽查对象不看人脸、不看车牌号码,根据车辆数量每10辆或20辆抽查1辆,省时省力,任何车辆都可能被抽查。万一查出违规携带公物出厂,一律辞退。

企业其他检查工作都可以如此处理,省时省力,效果更好。

3.适时流程E化,融入数字化

流程优化绝不能止步纸面优化或字面优化,除了落实在行动上,还必须与信息化同步,用信息化的手段巩固流程优化成果。

比如取消所有的纸质报告,一律线上传递。各单位费用开支实行限额制,超过部分,在线申请自动卡死。各种对外结算也在线上进行,没有合同匹配的付款,一律卡死。取消人工打卡活动,改为人脸识别考勤,电脑自动统计员工出勤,取消考勤补签规定,杜绝人为作弊。取消人工过磅,采用电脑计量,杜绝弄虚作假。把机器人请进生产线,特别是总装或成品车间,让机器人计数、包装、贴标签,安全快捷不出错。

企业实行综合计划管理,以订单计划为龙头,让计算机自动匹配资金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各种生产统计,一律使用电脑实时在线统计,杜绝数据作假。

企业客户管理也引入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实时统计客户订单下单情况、发货收货情况、付款转款情况,实时统计客户订购产品规格型号,分析客户下单规律和产品偏好,让售后服务更有针对性、更加个性化。

凡是能够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操作的工作都尽量信息化,减少人工操作、减少工作失误、降低企业成本。

流程适时E化,融入数字化是下一个十年,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4.价值是企业的命脉

同样的车,在乡村土路上慢行,到了高速公路快行,油耗降低了,速度却快了。同样的员工,在流程低效运行的企业产出少,到了流程高效运行的企业产出却高了,人还是那个人,技能没有改变,绩效却变了,导致这种变化的是流程。这就是流程管理的魅力。

流程再造的鼻祖迈克尔·哈默说:“企业创造价值的是流程,而不是部门。”这位管理先贤30年前说过的话,对今天中国的众多企业员工而言,仍然忠言在耳、醍醐灌顶!

价值是企业的命脉。没有价值创造的企业已经死亡,低价值的企业正在走向死亡。如果你的企业想健康持久地活下去,请立即着手优化企业流程,消除无价值流程、减少低价值流程、增加高价值流程,你的企业就能在不确定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