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二曰利异外借

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是以奸臣者召敌兵以内除,举外事以眩主,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出自《六微》)

韩非子认为君臣的利益毕竟是有差异的,从这个意义上,臣子不会忠于君主的,他忠于是是利益而已,而利益不一定只来自君主。所以臣子完全有可能借助外部力量,牺牲国家利益,来谋取其私利的最大化。这种事情很多,不可不防。

故事1:卫妻祈福

卫国人有一对夫妻像神明祈福,妻子祈求说:“请让我没灾没病,得到一百捆布。”丈夫问她为什么祈求这么少(即只有一百捆布),妻子回答:“超过了这个数字,你就会用它来买妾。”(评:夫妻虽是一家,而利益毕竟又有差异。虽夫妻尚如此,而况君臣关系乎?)

故事2:楚王宦子

楚王想让几个儿子到四周邻国去做官,戴歇说:“不行。”“让儿子到四周邻国去做官,四周邻国一定器重他们。”戴歇说:“公子出国做官受到器重,受到器重必然成为这些国家的党羽,也就是用与外国勾结的方式来教育儿子了。这样做不利。”(评:从防范可能夺嫡的角度,戴歇所言不无道理。)

故事3:大成牛谏申子

大成牛从赵国对在韩国的申不害说:“您用韩国的力量使我得到赵国的重用,我再用赵国的力量使您得到韩国的重用,这样一来,就像您有两个韩国,我有两个赵国一样了”。(评:大成牛这个建议就是典型的各借外力使自己位重于内的典型。)

故事4:白圭相魏

白圭担任魏相,暴谴担任韩相。白圭对暴谴说:“您用韩国的力量帮助我在魏国任职,我用魏国的力量扶助您在韩国任职,我长期在魏国掌权、您长期在韩国掌权。”

故事5:吕仓售魏

吕仓是魏王的臣子,但和秦、楚两国交好。他暗示秦、楚,让两国攻魏,以便借机请求前去讲和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评】:

君臣异利,损君而益我的可能性是绝对存在,不可不知之。现代企业内部销售人员借客户之力、采购人员借重要供应链之力以谋私个人在公司内部私利、提高个人权势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但亦不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因噎废食,走向另外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