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坚定信心启新程

第二节  坚定信心启新程

一、要做传奇,不做传说

如果说德邦在零担物流领域经过十几年的积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它在快递领域却只能算幼儿园水平,几无经验可言。所以一方面既要去先进的快递公司学习经验,请咨询公司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自己还得付出超越他人的艰辛努力。

崔维星在大会小会等各种场合的讲话中,都频繁地谈到开展快递业务的重大义意,希望各级干部能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同时他还积极号召全公司上下努力参与或支持快递工作,而且自己还率先垂范,尽可能多地花时间和精力在快递业务上,时刻关注着项目的每一步进展,并鼓励团队要大胆开展工作,让下属放下包袱、放手一搏。

在快递业务的启动会上,崔维星就这样讲到:“我们要提高快递业务成功的概率,对待它就要与别的业务不一样。这是一次新的创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给予更大的权力,我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跟进,否则成功的可能性就没有。当然,作为一项新的业务,也要允许犯错,允许交学费,只有神仙才不用交学费。希望各部门大力配合,能主动参与进来,把快递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这事关系到整个德邦的未来,如果成功了,德邦就又创造了一个传奇;如果失败了,那就只能是传说了。但是我们必须要创造传奇!所以这一仗,务必要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找到一切机会,争取成功。”

为了保证快递业务成功上线,德邦快递在上线半年前就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相关计划,包括细化了400多项流程,提前储备了1000多名快递员。在离上线还有两个月的时候,结束了所有的设计工作。然后又从全国选取了近百名最优秀的种子用户,通过PPT课件和大量的实操上机等方式对他们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培训,对部分困难的操作还拍摄了录像,并让他们将全本的SOP标准作业程序操作流程规范带回去,以便培训其他同事。20131022日,上线前一周,德邦快递又进行了全网测试,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上线之后的问题,同时也把这视为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

2013111日,德邦快递在北上广深等13个城市正式上线。

二、决策的速度比周密更重要

德邦快递初上线,还是面临着很多挑战的。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德邦人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在具体问题的决策执行上,德邦的要求是“快,再快”。

德邦认为,能够赢得市场的企业都是在以最快的速度推陈出新。先研究,再上马是常规流程。但是很多决策要慎重且尽可能周密地研究需要充足的时间,而机会却稍纵即逝。于是德邦快递采取的是决策的速度比周密更重要的思路,先快速占市场,在过程中再不断改善和修正,以此快速适应并跟上市场节奏,抢占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

20131111日,不仅是一年一度的网络购物狂欢节,同时也是各大快递公司的货量高峰日。德邦快递在刚经历了短短十余天上线的喜悦之后,就引来了第一波阵痛。“双十一”期间,杭州地区首先出现了落地配接货不及时、派送时间长等问题。

1112日晚上10点多,杭州转运场配载组经理像往常一样来到转运场等待落地配车辆,可是到了13日凌晨2点车辆也没来,感觉问题严重的他立即向落地配负责人询问,但是等来的却是“无法安排车辆,最早也是13日晚上才能派车”的消息。一般落地配车辆晚上10点左右来接货,最晚也不过凌晨1点,这次有点反常了。很快,他将这一情况汇报了上去。

13日上午9点,一场关于快递的紧急会议在德邦上海总部召开。其实在快递上线之前,德邦就已经研究出了多种发展模式,其中就有利用零担现有的网点、车辆、人员等资源来发展快递的方案。但是由于快速上线要求是全网的,前期预测上线以后落地配将承担的货量要占到60%以上,所以就采用了与落地配合作的模式。然而落地配导致德邦被动的局面在“双十一”期间变得突出起来,如果积累的快递件不能及时派送,势必会影响客户体验、引发投诉,甚至造成客户流失等严重后果。当天,会议就做出了利用德邦现有的零担资源来发展快递的决定。

会议结束之后,快递业务管理部通过对各快递区域的多方对比,发现安徽区域业务单一且当地落地配时效兑现很差,无法及时改善,所以便取消了与当地落地配的合作关系。就这样,快递发展新模式的试点任务就落在了安徽区域。通过盘点当地营业部自有车辆的信息,合肥市蜀山区黄金广场营业部等18个营业部被列入了试点部门。

1113日下午3点,快递业务管理部协同河南事业部召开了由安徽区域高级经理级及以上人员全部参加的电话会议,培训快递业务知识。安徽区域当天晚上就通知到了参加试点的营业部,要求第二天按公司要求开始派送快递。德邦快递的安徽模式就此在合肥诞生。

从决策到推行,不到24小时,时间之短让所有人为它的效果捏了一把汗。然而,后来的结果却证明,这次决策在德邦快递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安徽模式奠定了德邦快递发展的初步模型。

从未来看,德邦快递的模式依然没有完全定型,模式、流程、人员架构等都可能会继续变化。决策的速度比周密更重要的这种快速,不是说决策可以不严谨,更不是说可以盲目决策或者拍脑袋,而是指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要有最敏锐和深刻的洞察,对一线反映的问题,响应速度要尽可能地快速,使决策的流程尽可能地简单和高效。

在初步站稳脚跟后,德邦与麦肯锡继续携手开展了快递营销、快递销售体系、快递运营优化等系列咨询项目,以求在快递领域实现更大发展。

三、二次创业,初战告捷

进入2014年,在麦肯锡的协助下,德邦快递一边致力于城市覆盖、场地建设、线路规划和人才培养,一边从客户开发、产品设计和推广渠道入手,多措并举推进营销工作开展。

2014925日上午10点,优酷、爱奇艺、土豆等视频媒体及德邦官网、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出现了一支60秒长的音乐舞台剧。片中,一群身着德邦工服的帅哥美女及不同群体的客户,载歌载舞,演绎着“专业快递,快乐为你”。

这是德邦“快递引爆”全面启动的标志,该视频也成为德邦首支快递广告。20145月,德邦与麦肯锡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开启了快递引爆项目,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市场对德邦快递业务的关注度。于是,从当年9月起,德邦连续三个月对外投放快递广告,覆盖了网络视频、移动门户、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垂直网站和地铁广告六大渠道及德邦营业部LED广告机。

与此同时,上海地铁2号线和3号线、北京地铁2号线及深圳地铁4号线的“德邦专列”也陆续亮相,地铁车身、车辆内部及地铁电视到处都是德邦快递的广告。众所周知,地铁服务的迅捷、高效、准时与德邦快递的服务理念都比较一致,这是德邦快递选用地铁专列进行品牌推广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期望借助地铁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

伴随着“快递引爆”活动的是,德邦快递“3.60特惠件”的全国上线。“3.60特惠件”是德邦针对3公斤~60斤快递推出的一款高性价比产品,其有五大服务卖点:为客户提供免费封箱胶加固、免费100%送货上楼、主动洁净包装、主动提醒开箱验货及快速理赔。该产品的推出,提升了德邦快递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快递收入,是德邦用在快递重货市场上的综合优势打的一场差异化战争。

有赖于麦肯锡与德邦的紧密携手,自2013111日上线后,德邦快递的覆盖面已从上线首日的13个城市,发展到了截至201412月遍布全国的100个城市,全年实现营收5.3亿元。作为德邦的一项新业务业务,德邦快递目前占德邦收入的份额还不到5%,但增长很快,平均每个月都有30%以上的增长,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惊喜尚未过去,2015513日,菜鸟网络又宣布,德邦快递成为其快递领域第15家战略合作伙伴。德邦相信,随着网购人群的扩大和包裹重量的上浮,具有零担货运基因的自己,能够充分释放其既有优势,帮助广大消费者和平台商家解决大件商品网购物流服务问题。

德邦快递目前并不着急一下子就要做多么大,而是要考虑怎样把基础打牢,怎样能够长久发展,怎样建立起长期的、固定的、能够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每一步大的策略都要在麦肯锡的帮助下,走稳,走扎实。

回首两年历程,德邦快递从无到有,扎实前行。这里面有德邦人二次创业的激情,也有麦肯锡全心全意的帮助。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德邦快递定能以更加专业的姿态,赢得更多客户的信赖和支持,更加坚定地迈向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在快递市场上创造一个新的传奇。

 

附:德邦快递一周年大事记

2013111日德邦快递正式上线

11月——德邦快递在北上广深等13个城市正式上线,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龙头经济区

12月——快递开单票数日均增长39%1220日开单突破10000

2014

1月——中山市,成为德邦快递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全网覆盖的城市

2月——首次面向客户开展“德邦快递,马上有惊喜”活动,与客户共享发展开始成为常态

3月——开展快递“全员营销、成就共享”活动,全民参与快递

4月——相对统一各城市快递发展模式,快递单日开单突破20000

5月——快递当日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

6月——快递当日开单首次突破4万票,收入突破150万元

7月——开展“最美快递员导师”评选活动

8月——快递当日开单收首次突破200万元;快递文件相继出台,快递进入标准化、系统化管理阶段

9月——快递引爆项目正式启动,营销产品“3.60特惠件”正式上线

10月——快递上线城市达94个,覆盖除新疆和港澳台外全国所有省份

11月——2014111日,德邦快递上线一周年

12月——德邦快递实现全年营收5.3亿元

2015

5月——成为菜鸟网络快递领域第15家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