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终端系统的核心不是管人,而是管事,重在业绩提升

很多厂商使用终端系统的目的是如何约束业务员为自己服务?或者让“共享业务”的工作重心偏向自己的品牌?

这是极大的误区,终端系统的核心不是过分的监督和管理(当然人总是有惰性的,监督和管理必不可少),而是如何有效提升业绩。

常见的厂商误区,销售管理部门花太多的精力放到业务员拜访家数、拜访成功率、成交金额、工作时间、店内工作时间、在途时间占比等销售基础工作上,而恰恰是店内业务动作,本次和上次店内陈列对比等关乎产品动销的事宜关注不够。

刘春雄老师曾经提出:业务员在渠道产生的问题,业务员自己向上汇报,然后业务员自己解决问题。一旦出现问题,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无解。

这是快消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管理思维的一大弊病。通过终端系统管人,最终得到的是结果上报,花费了大量费用,投入了大把精力,得到的结论是:坐实了自己没有做好的证据,事事落后。

通过终端系统管事,得到的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管理,时时发现问题,时时解决问题,进而收获理想效果。当然任何事情不可走极端,要有主次之分。


最后,终端系统管人的逻辑是一线作业人员的紧箍咒,也就是挑毛病和预防犯错,终端系统管事的逻辑是一线作业人员好帮手,更在于发现和帮扶业务市场作业困难,通过有效激励或者政策支持实现业务业绩目标。两者对于一线人员的喜好度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