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制造型企业里,很多时候,订单评审都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导致订单没有评审、评审效果有限及评审后企业的应对措施乏力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而给企业后续的运营及生产作业带来极大困扰,甚至威胁到企业经营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从供应链角度讲,一般制造型企业有两种订单:一是销售订单;二是购买订单。订单在供应链中的一般运作可参考如图5.6。
图5.6 销售订单、购买订单运作通用模型
从订单到交付,其基石是供需双方的信用度,而促成彼此信任的基本驱动因素是:能力与需求匹配、责任与权力区分、合作与共赢承诺。因此,在契约经济中,供方所表现出的能力(如产能、技术水平、准时交付)、可以担当的责任(如违约赔偿、质量保证、产品召回)和已经做出的承诺是需方下达订单的前提条件;而需方的现有能力(如订单量、付款方式、品牌价值)、愿意担当的责任(如撤单赔偿、资源支持、培训辅导)和可以做出的承诺是供方承接订单的基础。订单在交易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可归纳如图5.7所示。
图5.7 订单在供应链中的积极作用
至此,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订单的严肃性,并建立长效机制对销售订单的承接与购买订单的下达进行充分、有效的评审,以确保企业或供方能够满足订单的需求,并为企业的高效运营和安全经营创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