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唤醒再次创业精神

改革开放四十年,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创业期基本都是白手起家,中国企业发展史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奋斗史,如东风汽车的“马灯精神”,宁波港的“蚂蚁精神”,珀莱雅“睡地板”精神,宁波金田铜业“省下饭票买书籍”的学习精神、华为早期的“床垫文化”。但是,企业高速成长后,创业精神开始弱化,表现如表2-3:

表2-3:创业精神弱化及特征

现状

典型特征

创业懈怠

价值目标缺失,业余时间学习不太情愿,固步自封,能力退化,由创业打江山向守城转变,丧失了事业激情和斗志

以伪加班代替创业精神

公司学习互联网996做法,大家都在加班,有一部分人是在敬业,“因为工作没有干完,或者我的工作做完了,我在想下一步该怎么去做”。但是,更多的人在耗时间,领导都没走,自己走不合适。

小富即安

安于现状,享受生活,业绩目标完成就不愿意挑战了,公司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也取不到什么刺激效果。

创业精神被稀释

新员工比较多,公司发展较快,创业精神没有系统梳理与传承,创业精神随着新员工加盟不断被稀释,奋斗者越来越少。

苏宁在文化变革中传承创业精神,为此告诉全体员工:

我们必须时时牢记,苏宁事业来之不易,是靠点点滴滴的努力打拼出来的。零售服务业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只有深刻地理解创业之艰难,守业之不易,只有继续秉承“执著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苏宁才可能在未来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赢得未来。

解决方向:创业精神上升为文化传承,同时出台劳动者、普通奋斗者、奋斗者识别标准,并配套差异化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