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说,提供一套“制度”给基层销售管理者,让他们自己做就行了,何必那么累!没法跟他解释,事实上,他们说的也没错,但他们的思维都是源于大企业的正规化和成熟市场的管理思维。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这种上来就进行制度改革和流程优化的方式,显然是推行不了的。
基层销售管理者需要什么?
走访了很多卖场、二批和小店,发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卖场,几乎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程度,但又不能怪这些主管,因为公司对他们的工作缺乏指导,没有规范,没有标准,一切都靠“本能”在做。
主管自己也不知道一天该干什么,有什么要求和标准。一个好的基层销售管理者要做好工作,首先,要有一个好心态,不要总认为做了很多工作是为厂家或者经销商做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自己,没有人希望一辈子都在做业务员,都希望得到更大的空间;其次,在这里做不好,在另外一个企业也照样做不好,不要企图逃避问题;再次,静下心来,接受新事物,找到新方法,只要想办法,总会找到销售的一些规律;最后,销售到了最高的境界,最终都是归结到人性,了解人性才能将销售做到极致。
下面就是销售管理人员的“三板斧”。
工作规划和计划
销售管理者人员(包括基层主管)需要工作规划和计划:区域市场的状况是怎样的?本品处于什么位置,产品线、结构如何?竞品情况怎样?价格体系、渠道分布、市场表现、线路怎么规划的、一周工作怎么安排的、老客户走访数量、新客户开发数量?不能天天只走访熟悉的经销商,不熟悉的一个星期也不打一个照面。
做计划为了什么?一是提升拜访效率;二是稳定客户关系;三是提升市场维护力度;四是让销售人员的行为处于可控之中,而不是“放羊”状态。
具体的工作内容
带着问题去市场,一定要解决问题。对于卖场而言,主要是产品的陈列:堆头陈列、货架陈列、广宣品使用、价格信息准确、库存、产品组合、竞品、客情沟通等。
堆头,一般是花钱的,一定要按照陈列的标准进行,对于一些小的卖场或者超市,堆头一定要正面陈列产品,一个堆头上不要摆过多的产品,一般最多3个产品,而且要以整箱为主陈列。堆头上方的价格和广宣品一定要突出,特别是价格,没有价格或者价格不准确,很难销售;促销产品、特价产品、重要推广的产品一定要上堆头。有销售人员问:“怎么摆得下?”特价产品可以向B、C类超市申请一个或者半个免费的堆头,一定要以整箱为主陈列;重点产品2~3箱作为一个堆头。堆头下方的空间要合理利用,不要被竞品抢占;如果经常库存不足,被别人抢了位置和空间很正常。
货架,有些小超市没有货架陈列你的产品,所以一定要将产品单包、单只的陈列在一个堆头上,重点产品和特价产品要另外陈列一个堆头。排面一定是抢来的,不是买来的,这对很多做B、C类卖场的业务人员来说是金玉良言。
库存,要让堆头饱满,产品清洁,动手整理堆头。
工作规范和标准
调整一个堆头和排面,按照规定要主管以上的商场工作人员批准,但对于很多B、C类卖场,可能一个理货员就可以帮你调整好,而且效果很好。
商场怎么陈列,小店、样板街、二批商又怎么陈列,都要有标准,这些标准不能复杂,简单实用就好。
报表制度,业务人员必备的几张图表有:线路图、拜访表、客户卡、资料册,还有就是周计划、月计划,推广活动的申请和记录表格。看似很多,实际上,每天要填的表格不多。业务人员填写拜访表;主管填写检查表,如果有活动进行,则要填写活动的记录表,很多报表是每周、每月或者有活动才填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