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际关系处理的技能,商业合作中,由工作带来的商务合作关系更重要。
一、关系和意愿管理的“力场分析”
工作关系的合作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每种因素会产生力量,力量可能与合作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关键是关系处理的时候,保证关系推动合力是同向力为主,才能有合作的可能。如图5-1所示。
每种主次要因素的的力道大小,取决于其利益获得或受损的大小(单次力度和数量)。
因此,在实际运作和沟通时这个大原则,就是沟通方向和实际使用的方法。
图5-1 关系和意愿管理的“力场分析”
在打造客户关系的时候,要首先从全局考量所有因素力带来的关系整体走向趋势,确保所有因素带来的合力最大化。
决定公司与经销商合作的主要因素有:产品的售出数量(品牌力、产品力的作用)、渠道的开拓、铺货行动、促销资源投放及方式落地、陈列的进行、资源、费用核销、区域保护、打款进货等。
每一个主要因素中,由很多次要因素决定,每一种次要因素都有各自的力量。
(1)产品的售出数量(品牌力、产品力的作用)是最大的力。
售出越多,正向力越大,这是考虑公司与经销商关系的最大因素。
(2)渠道的开拓、铺货行动、促销的方式落地、陈列的进行都是主因素。
公司主动开展与经销商的配合落地都是相互正向力。否则都是反向力,这些是生死存亡和权重比最高的因素。没得商量,也是重新考虑合作的前奏。
(3)区域保护。
其余客户窜货的程度就是反力,公司和客户对此的处理就是正力。窜货数量巨大和数量(利益大小),决定了反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公司处理的力度和数量决定了正向力的大小。这两者之和决定了区域保护这个主因素的方向和力量大小如何。
如果窜货反向力没有那么大,人为加大了窜货的影响,又不配合公司处理的正向力的施加。那么,就动摇了关系的核心基础,成了巨大的反向力,就是要考虑合不合作的问题了。
(4)打款进货是关系的主因素,不能用一些小的其他次要因素来抵消这个主因素。
比如经销商因为某些小问题,动不动就用不打款进货威胁,说什么也过不去,这是要重新考虑合作的前奏。
(6经销商关系打造与谈判的力场分析。如图5-2所示。
图5-2 经销商关系打造与谈判的力场分析
在这里,公司利益包含企业和团队的合法利益。当公司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就要启动与经销商的沟通谈判。
在启动问题沟通谈判的时候,一定要详细分析公司与经销商的整体力场分析图,从而制定谈判时的进退策略。
沟通谈判时也特别把握与经销商谈判中“势”的大小。
客户关系合作,现有利益的大小与双方的规模大小与可选择性的多少,构成了谈判的势,是双方谈判的起点。
当利益小的时候,势弱的一方就要主动。
如何主动?
一定要经销商知晓公司给予的现有利益大小,知晓对他的重要性。比如公司销售处于下滑期,在某市场,品牌虎威仍在,不管其他类别产品怎么衰退,在某产品类别的市场地位仍然是老大,份额仍然不小,销售额也不小,对其现有下游客户的吸引力仍然很大,离开了公司产品,下游客户的维护就会存在很大的麻烦。这一点对客户是难以割舍的。
就这些优势,利用也很巧妙。
客户关系处理的时候,并非你具有优势就可以任意胡为。难以割舍的利益,当客户有其他品牌的产品量很大时,这个优势的权重就会缩减。尤其是当你让他一下子作出巨大的转变,面临较大的困难时,你的利益不够大,客户就会作出放弃你的选择。
二、金牛、排骨、鸡肋三法则
传统经销商面临苦、累、不规范、团队技能低、素质低、薪资低、不好管理的困境,普遍管理水平并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很多手中排名不靠前的品牌来说,就成为大问题。想要赢取客户的关注度,让他的团队把精力和动作转移到自己品牌上至关重要。
拿什么赢取?来看一下“金牛”“排骨”“鸡肋”三法则。
“金牛”“排骨”“鸡肋”指的是你的品牌带给经销商的利益大小做的区分。
“金牛”,很好理解,利益巨大,绝对不舍得放弃或努力去争取。
“排骨”,不大不小,但也是心头肉,一般不会放弃。但如果让其在获取或保持时面临巨大困难和压力,绝对会被舍弃。
如果是现有老客户,如果利益稳定、没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客户也是倾向不做大的改变,不会大费周章做市场,甚至精力会向新的方向转移。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其团队的惰性,很多厂家的要求再要求大的改变时,就很难落地执行。
(一)公司给予的利益是“金牛”
那么厂家业务稍微暗示一下,或者一个眼神或打个电话不等其接就挂掉就够了,客户绝对会立刻做,因为他绝对不会容其有失。这是很多一线品牌的做法,有强大的品牌拉力,毕竟求着成为代理商的竞争公司很多,他们可以给予经销商巨大的利益。
只要压进货去,经销商就会被逼着分销到终端,这也是一线品牌最简单、高效的做法,一线品牌没必要做二线品牌的动作,费力、费时、见效慢。
所以,销售团队在处理经销商意愿和关系上相对舒服。只要管理层、销售团队会压货、使劲压,经销商会努力按照要求,精耕细作做市场。
大型企业,不愁找经销商,公司销售团队比较舒心,惹不高兴,经销商极有可能被干掉。或者业务有私心,想让自己关系好的公司来接手市场,经销商也会麻烦。
很多经销商,必须有合理的品牌结构,以防手中大品牌出现大的变动,连团队也养不起。
(二)公司给予的利益是“排骨”
管理好经销商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公司要证明你是个“排骨”。
第二 公司要对方作出的改变绝大多数是推力部分的,当面临经销商及团队的惰性,必须方法有效,并且不困难(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并且最好能证明确实简单可行。
第三,如果不按照公司要求,他绝对会失去这个利益,并且要作出实际行动,进行利益调整包括处罚,让其逐渐受到利益损失。销售团队必须有足够的方法、智慧、手腕才可以。
很多企业明明可以归入这一类,可由于长期的管理惰性,造成市场混乱,让客户习以为常或被忽略。那么就要花费力气,努力去运作市场,作出成效,并让客户明确看到未来利益,才能让客户真正明白你给的利益是“排骨”。
如果客户仍然不把公司看到眼里,公司就立即准备换经销商吧。
针对规模还不大的经销商,要注意一定要说明公司对他的巨大价值,因为大品牌绝对不会与其合作。只要一起运作,并且公司能提供运作市场的合理方案,是最好的选择,甚至是他来之不易的机会。
某公司真实的经销商案例管理。
某公司是某区域市场的知名品牌,其主力产品曾经是头部,由于经营问题,某一个大品类逐渐下滑到中游水平,另一个品类虽然品类较小,销售额较低,但是仍属于头部品牌,在整个区域内仍然有很多忠诚的顾客群体,属于典型的“排骨”型品牌。
李总接手某公司时,已经走下坡路。大多数经销商窜货严重,一点也不配合公司,公司也无能为力。
严重到约好了去客户做铺货活动,公司出钱、出人,公司人员到达了,客户说团建去了,你们自己铺吧。
团队不敢声张,自己铺,李总看群消息时才发现。
李总立刻通知,所有人撤回,要求经销商给公司道歉,并且将此客户区域的餐饮列出,不允许其送货(餐饮在此客户手里份额不大不小,客户又想朝此发展的情况下)。
客户开始没在意,发函通告后才着急。最后,李总要求必须发书面道歉函并加盖公章。
最后,客户发来了加盖公章的书面道歉函。但是在其他动作上,软性对抗,不配合公司。
运作一段时间后,公司的务实,已经被客户看在眼里。9月,资金、库位紧张,其他品牌也催款,就把公司放掉了。
时机已到。
9月29日,李总安排销售负责人去谈判,催款。
负责人说去了也没用,不会给的,达不到效果。
李总问:“你要的效果是什么?去要吧,要不回来也是胜利。
“××区域是最后一个不执行公司动作和要求的典型了。按你的规划,把餐饮品项拆出来,单独运作餐饮,流通也开始准备找人接盘。下月起开始动手,不用等到春节。
“我们仍然坚持一贯的原则,与客户斗争不是为了换掉客户,而是为了改造客户,可以与公司更好地合作。如果经过这次,客户能够改过来,以后配合公司活动,还可以留,否则直接换掉。”
销售负责人安排业务员给经销商老板发出信息:“哥,自从我们公司的新品推广3个月,咱家新品铺货率及打款占比执行,是整个公司经销商中最差的,也不执行公司的统一铺货活动,打款任务也完不成,××经理亲自去找你谈也没什么作用,所以我认为没有什么合作的必要了。”
客户直接给李总发信息沟通。
客户:“领导不要这么说,希望再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会努力做好的。这两个月仓库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下个月又租了个仓库,放货没问题,市场您放心,我们会全力配合、希望领导给我们力量,我们一定会把市场做好,再不好领导您再做决定吧!”
李总:“这次把款打了吧,以后保证正常回款,支持公司活动,我与流通部经理沟通一下,还可以考虑继续合作。
“你那里有窜货就走窜货处理程序,而不是不打款不进货。××区域窜货,我已经重罚,你已经看到下发的通知了。哪怕是××(大型超市)窜货,我也处理了,这个超市网上户头我直接已经关户了,违反了我一样按制度处理。
“明天是最后一天了,拖过去,这事就真没回旋余地了。企业又不是我的,交代不过去。”
经销商:“领导真不好意思,过了国庆节吧,我保证下个月会把任务完成。下个月全力以赴做好市场,请领导监督。”
李总:“真不可以,这点不能有任何通融,关系整个团队的考核绩效能不能拿到。”
过了一晚上。
经销商:“李总,早上好!我今天找人打了××万元。以后全力配合公司的活动,不要生气了。”
李总:“×总,我与流通部经理沟通一下,以后好好合作。”
业务员:“李总,××客户28日之前打款完成。以后保证会全力配合公司的活动。”
经销商经营市场存在很多困难,他们也善于“戴高帽”,只有把握住“核心利益”,才能改变他们的合作意愿和关系。
(三)公司给予的利益是“鸡肋”
这种情况在关系处理中就会处于较大的劣势。
努力向“排骨”进发,唯一能做的是努力提高品牌力和产品力,努力运作市场,增加经销商的利益,让其重视。
这是优秀销售人员能做到的。
要么找到客户不可或缺的理由,变成香喷喷的烤鸡架,利益不大,但他就好这一口,这也是很多优秀销售人员能做的;要么尽快找认为你是“排骨”的、门当户对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