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惯用的“价格战”屡遭诟病。过去,因为普通消费者没有购买力,只能选择低廉的产品,因此,低价成为中国企业很长一段时间的核心竞争力,直到现在,“低价为王”仍然是一部分企业的经营理念。
现在,当媒体报道中国消费者在日本抢购马桶盖,中国企业决策者开始思考为什么中国消费者会疯抢价格昂贵的智能马桶盖;当进口食品在中国市场畅销,每年销量呈现40%以上的增长率,中国的食品企业掌舵人开始思考为什么中国消费者喜欢购买价格高昂的进口食品;面对每年1亿多人出国旅游购物,中国的企业家开始思考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愿意花费巨资出国旅行消费。
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很正常。过去,人们生活水平低,只能购买一些价格低廉的商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普通民众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可以购买自己心仪的产品,向往着高品质的生活,消费日趋多样化,而中国一些企业没有及时关注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转而购买外国企业的商品,这个问题的确值得中国企业反思。
另外,任何国家都有消费水平低的人,也有消费水平高的人。企业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目标客户,确定自己服务于哪一类顾客,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到精准地营销,获取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