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是从线上到线下,O+O代表的则是线上与线下的整合优势。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快”,产品更迭的快、传播的速度快、被遗忘的速度也快、在互联网上忠诚度也低,品牌很容易消失和被遗忘。尤其是在互联网营销惯用的“免费”和“低价”引流策略的影响下,已经培养出一批“贪便宜”的顾客群体,哪有便宜他们往哪跑,而且还对企业提供的“免费”享用得心安理得,它们是网上活跃度最高的消费群体,对品牌缺少忠诚度,对没有品牌力的农产品更是如此。
所以,在运用互联网营销之前,一定要考虑消费者体验完“免费”服务之后,应该怎么应对接下来的销售压力。
第一,要考虑好话题传播的持续性,做好变化或升级的准备。
“褚橙”最早传播褚时健的人生经历,随着这个故事渐渐降温,又对故事内含进行了提升,用“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把“褚橙”上升到“励志橙”的高度。赋予了品牌丰富的精神价值,让品牌更具核心话题和传播价值,品牌价值也被放大了。
第二,在品牌传播的同时,把消费者引流到企业可掌握的平台上,企业通常会忽视引导消费者,并没有进一步考虑把消费者引流到企业可掌握的平台上。平台思维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传播工具的限制,企业只能依赖渠道和市场调研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依赖大众媒体对消费者进行传播,很难掌控可以聚合大量顾客并实现随时沟通的平台,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这一目标就变得非常容易实现。
平台,可以是一个网络社区,比如,小米手机自建的小米社区;平台,也可以是一个网店或网站,比如,“褚橙”最初引流的平台就是“本来生活网”,包括后来的京东和淘宝店;平台,还可以是某个线下组织或实体店面,比如,某俱乐部、某品牌专卖店专柜。
重要的是,企业要考虑把消费者引导到这些平台上,并用品牌价值和产品品质把他们留下来。
第三,对大多数企业来讲,在做好互联网传播和推广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线下渠道建设,一边提升品牌影响力,一边从线上向线下渠道引流,在线下渠道强化与消费者沟通、强化品牌体验,培育消费者的忠诚度,通过多渠道快速消化品牌的传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