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都无法复制

原文: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可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变形于无穷。

【详解类引】

策之、作之、形之、角之上一节讲了怎么侦查敌人,怎么在战术上做到知己知彼,战场上不仅要能够侦查别人,同时还要能够那么孙子紧接着就告诉你如何不被侦查,如何让敌人看不到你的虚实不被人察出虚实之势。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形兵,人为制造出来的“形”,是在兵力部署过程中的伪装、佯动。

高明的将领,变化无穷,因敌而谋,没有固定的规律,让你无法看到他是怎么成功的。你看见的都是假象,我会把真实的意图都藏起来。

司马司马懿平辽东与拔坚城斩孟达两战,策略完全不同,这是因敌而变。司马懿军中司马陈珪在平辽东时问司马懿:“以前攻上庸,八路兵马轻装并进,昼夜不息,故能不足十天就拔坚城,斩孟达;今者远来,而更安缓,我有点不太明白。”

司马懿说:“孟达兵众不多,而粮食可以吃一年,而我兵四倍于孟达,粮食仅能吃一个月。以一个月对一年,安可不快?以四击一,正命半解,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与粮竞也。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又有这样的大雨,战力大减,粮食也快用尽了,我当然不着急进军了。”

果然,大雨停后不久,公孙渊率部突围被斩,司马懿平定辽东。

战场情势不一样,所用战法也完全不同,这需要将领因时、因敌、因地、因情而变。懿平定辽东公孙渊,他围为不打,而打判将孟达时则兵分八路轻装前进,八日便抵达上庸,速取孟达,跟随他打仗的将领都看不明白,说明他因敌而谋,无固定之法。

最后,有部将请教他怎么回事,他说:“你们不明白,说明你们不懂兵法,用兵之法在于因敌而变,当年孟达粮多人少,我们是兵多粮少,所以必须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击,方能取胜;而今与公孙渊战,情况完全不同,我们兵少粮多,而公孙渊是兵多粮少,所以我何必攻他呢?我正好可以利用城内的人逃出,而乘机攻之。”

这就是因敌而变。

“无形,则深间不可窥,智者不能谋。”

无形,是说我虚实不露,我变化无穷,没有固定的规律,看不到我的虚实。

深间,是指隐藏得很深的间谍。

打入我方很深的间谍,都因为我变化无穷,虚实不露而无法窥视我的部署,有计谋的人,也没有办法。

杜牧注解说:“此言用兵之道,至于臻极,不过于无形。无形,则虽有间者深来窥我,不能知我之虚实。强弱不泄于外,虽有智者,也不能谋我也。”

张预说:“始以虚实形敌,敌不能测,故其极致,卒归于无形。既无形可睹,无迹可求,则间者不能窥其隙,智者无以运其计。”

杜牧认为用兵的最高境界就像司马懿这样,用兵于无形,没有固定的规律,什么样的情况,什么资源,我就用什么方式打你,战场变化莫测,我用兵也变化莫测。

学习超级成功的企业,即便你掌握了它90%的成功秘诀,也做不成像它一样的企业,甚至根本无法成功,因为那10%的机密才是他成功的关键,只不过他永远都不会告诉你,或者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

正如马云所言说的那样,企业家是培训不出来的。。优秀的将领也是培训不出来的,粟裕没上过军校,在实战中找到了指挥战斗的“法门”。

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

这句是讲我,不是讲敌。

我方凭借敌情的变化,随机应变而取胜,胜利就摆在众人面前,而他们却不知道是如何取胜的。

李筌注解说:“错,置也。设形险之势,因士卒之勇,而取胜焉。军事尚密,非众人之所知也。”

为什么摆在那里的胜利,大家都看不明白呢?

何氏注解说:“因敌置胜,众不能知。”

因为敌人的变化,多数人看不懂,看不到敌人的真实意图,敌人的真相在哪里,因为你给敌人人为的制造假象,敌人也会给你制造假象,而高明的将领则可以从敌人佯动中,从战场的情势上,从敌我双方的兵力、粮草、资源上灵活反应,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容的安排士兵的行动,大家都只是按照将领的要求去做,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安排。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变形于无穷。

这句讲胜利不可复制,任何一个胜利,都不可能再重新来一次。

曹操注解说:“不以一形之胜万形。或曰:不备知也。制胜者,人皆知吾所以胜,莫知吾因敌形制胜也。”胜仗都是因敌变化而胜利的,没有固定的规律。

有形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得见,我用什么样的军形,怎么调动部队的,这大家都看到了,但我怎么因敌形的变化而调整部署,打击敌人的,大家就都不知道了。

同样的方法,这次有效,下次针对不同的敌形,不同的资源,就不能再用了。唐朝大将李靖,讨伐高丽时用正兵,平定突厥的时候却用奇兵,因为距离、实力、敌情不同,用兵方式也要不同。

司马迁评价孙膑说:“孙膑贵势,势成而巧自生。”

我们看成功的企业,因为其“势成”,故“巧自生”,怎么总结都觉得他很“高明”,但这些都不是本质,而是“示形”。小米鼓吹自己靠互联网思维成功,靠极致产品成功,可是你越来越发现,他的产品越做越差,根本就不是追求极致产品,展示给我们的都是假象。

六个核桃、加多宝的成功也都被冠以各种总结,实际上,可能只有操盘的人才知道怎么回事,甚至高管都不知道。当然,也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怎么做出来的,否则加多宝的“昆仑山”就不是现在的量级。

所以,打胜仗最忌:重复。

韩信的“背水一战”相信后世的每一位将领都听过,或者都研究过,可是能够复制的几乎没有,马谡守街亭想用“背水一战”的方式激发士气,可是他所面对的对手、环境都变了,被张郃断水源而战败,因失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了。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招数,没看到人家的内功,没看到人家背后的背景、资源,就盲目的模仿人家的招数,最终一定会一败涂地,因为而成功真正起作用的是内功,是你看不到的那些资源。

抢占制高点而不失,要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资源和能力,才能不被复制,是不被“后人发,先人至”颠覆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