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玉蝉老酒IP的基因密码——先天优势

先天优势即从文化特色、区域特征、产品定位去挖掘,具体为景区生态、故事传说、知识产权、代言体系、产业链五个纬度进行归纳:

1.玉蝉老酒的景区生态

玉蝉老酒的景区生态概括为三宝六景,三宝分别是一宝酿酒龙脉、二宝两江河口,三宝玉蝉文化。

一宝:酿酒龙脉。北纬28度,中国泸州市。泸州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教科文组织专家认定为“全球最适宜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城市,中国白酒不可复制的酿酒生态区”。这里是中国酿酒龙脉、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玉蝉老酒的出产地。

二宝:两江河口。玉蝉酒厂位于濑溪河与沱江交汇处,在这里,濑溪河注入沱江,沱江滚滚向前,注入长江。周围森林覆盖,濑溪河、沱江二水环绕,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为酿制优质白酒提供了有力保障。濑溪河水含氧量高,水质属中性偏酸,酒类微生物在这弱酸水质的滋养下,成活率高、繁殖生长快。

三宝:玉蝉文化。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玉蝉酒则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中国人对玉石的认识和利用很早,据说在黄帝时代,玉便已经成了官员的身份凭阶;春秋时代,儒家对玉石的推崇影响了其后数千年的文化传统;秦始皇用玉石制成的皇帝印信,成为国家和皇权的象征,被称为“传国玉玺”。中国儒家认为,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自外知中,义之方也;声扬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不忮,洁之方也。一直以来,人们都将玉与美好、尊贵、品德联系在一起,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也有“玉汝于成”“玉成好事”的成语。

古代人通过观察、模仿自然宇宙,在感叹生命短暂的同时,也渴望自己能像蝉历经若虫、幼虫、成虫一样极尽生命的升华,最终达到自由自在的天人合一境界。晋代的陆云认为,蝉有五节: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蝉与荷花一样,成为当代中国廉政的文化符号。

玉与蝉的结合是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古代人用玉石为材料雕刻成蝉的形象作为配饰,以此作为对生命的礼赞和人生价值追求的象征,经过三代官方的持续强化,以及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文化推崇,到汉代的时候,玉蝉已经正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六景分别是濑溪河、酿造一二车间、藏龙洞(楼)、百年窖池群、洪春花曲坊(文化照壁)、玉蝉酒庄(酒体包装中心、文化室、玉蝉赋)。用诗来概括如图5-1所示。

图5-1玉蝉老酒·景区生态

2.玉蝉老酒的故事传说

故事传说是持久存在的,它可以是一种持久的文化象征,还可以不断推陈出新。

玉蝉厂址所在地——泸县,别称“龙城”,素有中国龙文化之乡之称,泸县与龙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在泸县境内可考证的汉代汉棺上就有龙雕,后期有国宝龙脑桥、顺对大桥等为代表的140余座明清龙桥群体,有各种青龙雕刻为特色的国宝宋代石刻,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雨坛彩龙。

川剧中就有李明璋于1953年创作的《望娘滩》(高腔),让这一传说在艺术性、传奇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上得到升华。著名国画家、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原馆员屈义林,也曾赋诗赞扬并肯定了幺滩,为二十四个望娘滩之一,其《玉蟾揽胜(二首)》一诗中曰:沍水千回来福集,云山万里住鳌峰,娘滩廿四鸢山一,日夜江声听伏龙。泸县有着坚实丰厚的龙文化基础,而二十四个望娘滩传说也是一个关于龙的传说,这个传说则或多或少与濑溪河有关,或与泸县有关。

二十四个望娘滩的传说

濑溪河是泸县的母亲河,悠悠濑溪河,澄澈濑溪水。濑溪河谱写了泸县今日的繁荣,这一方水土民风淳朴、景色优美,同时也流淌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其中,二十四个望娘滩的传说仍在泸县境内流传。如图5-2所示。

图5-2二十四个望娘滩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濑溪河边住着一户人家。家里只有母子二人,母亲双目失明,就靠儿子聂郎帮人放牛、打柴为生。一天,聂郎在山坡上割牛草,发现有一窝野草割了还会长。于是,他想到把草移到自己家附近,方便收割。在挖这窝草时,发现草根底下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珠子。可是,当他把这颗珠子放在装钱的包里时,包里的钱就多了许多;他把珠子放在装有米的坛子里时,坛子里的米在第二天就“长”满了。就这样,他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没多久,这件事被当地财主知道后,带着一群家丁闯进他家,要抢劫他家的宝珠。情急之下,聂郎就吞到肚里去了。到晚上,聂郎只觉得十分口渴,很快喝完水缸里面的水,又喝完附近小河的水,最后到濑溪河里面去喝。喝水的过程中,慢慢变成了一条龙,他娘从后面跌跌撞撞追去,边追边喊:“儿啊。”聂郎也一走一回头,回一次头喊一声“娘”,他一共回头了二十四次。每一次回头,河底就形成了一个河滩,河滩的样子就像回头遥望的姿势。聂郎在河边被巨浪涌着,最后完全变成了一条龙,叫“聂龙”,一直沿河游出去,从濑溪河龙口处入长江到了东海。这些河滩就是今天濑溪河上的白银滩、白木滩、马足滩、铜鼓滩、玉滩、吉滩、幺滩等二十四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聂郎勇敢地跟财主斗争,就把这二十四个滩命名为“二十四个望娘滩”,把濑溪河汇入沱江的交汇处称之为“龙口子”。每逢夏日七月的时候,濑溪河龙口处的水流湍急,出现明显涨水的过程,周边的人们便会说,是聂龙回家来看望母亲了。

两千多年来,龙及龙文化已经成为与当地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意识形态,博大精深的龙文化为泸州人民构筑起一座精神家园。玉蝉作为一个酒类商标名称,在酒厂建立后,产品使用的商标最初为“龙口”,就是以濑溪河汇入沱江的地理特征(当地人称“龙口子”)来命名的。酒厂至今生产龙口大曲,储藏原酒库名为藏龙洞、濑溪河穿过原酒酿造一车间、二车间,都表明玉蝉酒与濑溪河有着紧密的联系。

玉蝉酒的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濑溪河龙的传说,跟当地名山玉蟾山也有很大关联。玉蝉最初商标为“龙口”,1979年,国家轻工部、国家商业部、国家工商局(史称“两部一局”)联合发文规范酒类商标的注册使用,要求企业使用的商标应与其主体名称统一起来。同年企业以“川南明珠”玉蟾山为酒类商标申请注册获准,其后,企业认为蟾作为爬行动物,不如蝉飞来得自由自在,遂在内部有玉蝉大曲酒的叫法。1985年,国学大师启功先生为酒厂题名“泸县玉蝉曲酒厂”,企业以“玉蝉”为商标申请注册获准,随后所有的产品商标都进行了统一,成为在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酒类品牌。而玉蟾山又有许多典故,尤其是黄庭坚书写玉蟾山的故事,在当地民间还流传洪春花曲坊跟建文帝相关的故事传说。

此外,由于玉蝉酒在泸州一向享有盛名,1988年被班禅大师指定为进藏专用酒。如图5-3所示。玉蝉酒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在此就不一一赘述,用六大典故概括如图5-4所示。

图5-3 1988年,玉蝉被班禅大师指定为进藏专用酒

图5-4玉蝉老酒·六大典故

3.玉蝉老酒的知识产权

这里选取了玉蝉老酒十项比较有代表性的荣誉,如图5-5所示。

图5-5 玉蝉老酒·十大荣誉

4.玉蝉老酒的代言体系

这里选取了玉蝉老酒十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名人,如图5-6所示。

图5-6 玉蝉老酒·十大名人

5.玉蝉老酒的产业链

IP+产业链的方式可以理解为,通过玉蝉品牌IP的内涵与特性的挖掘,开发相关延伸产品,如旅游产品、蝉工艺品,形成消费者体验和置换营销,通过价值置换,创造体验价值和利润回报,进而产生的商业延伸。产业链产品示例如图5-7、图5-8所示。

图5-7 玉蝉老酒 · 产业链

图5-8 蝉花是我国最古老的“稀神特贵”中药之一,又称为“大虫草”

玉蝉老酒的先天优势如图5-9所示。

图5-9玉蝉老酒的先天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