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缺乏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原因

我们缺乏全球竞争力企业或全球竞争力技术的关键原因(图4)。

图4 缺乏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原因

看看我们有什么。前40年,我们有的是“机会”,通过产品和策略也抓住了机会。但我们缺什么呢?我们缺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那么,为什么缺呢?那就是“追求”和“组织能力建设”的问题了。从根本上讲,追求是格局问题,组织能力建设也是格局问题,因此,这两个问题的背后是“格局”问题。

所以,我要讲的是,这轮周期中,我们缺乏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最应反思的是“追求”和“组织能力建设”问题,但这两者的背后是“格局”问题!

​ 追求与格局

毫无疑问,不同的追求代表了不同的格局。

日本世界500强企业尽管现在数量比我们少得多,但日本具有全球产业竞争力或全球竞争力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例比我们要多得多。那么,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人讲是体制。从某个角度讲,我们的经济体制有时候比日本和美国还自由。我认为,这种差异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追求”不一样。例如,小松,要打败卡特彼勒;佳能,要击败施乐;丰田喜一郎从美国参观回来以后,发誓要让日本的路上跑满日本人自己造的车。我们的一汽、二汽要是有这样的追求,怎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那么,我们的追求是什么呢?类似汽车业的一些国有企业,追求的是什么?当官,安全。其他的呢?我想改革开放有一个口号——劳动致富!这既起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负面作用。我们的追求就是劳动致富,富了就行了,所以就很少有人去考虑全球产业竞争力了!

现在,我们有追求的企业家越来越多,这就是我们第二个周期的一个很好的方面,我相信未来具有全球产业竞争力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尽管如此,我们恰恰更要深刻理解“追求”及“组织能力”建设的意义!

​ 组织能力建设与格局

追求是格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使命型组织。那么,为什么讲“组织能力建设”也是“格局”问题?

因为没有追求,谁会去做组织能力建设?这是不是格局?

组织能力建设需要耐得住寂寞,长期认真、坚持、持续改进,没有格局,怎么能做到长期认真、坚持、持续改进?比如,很多企业要学华为,我经常说你们根本不用学华为,就学习你们创业时候的经验。你们在创业的时候,是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是不是以奋斗者为本,是不是持续艰苦奋斗?但为什么华为一直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艰苦奋斗”?而绝大多数企业到后来就没了?这是因为华为通过不断地组织建设,把“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艰苦奋斗”等精神组织化了,从而实现了持续性。

没有利益分享的胸怀与格局,持续对人力资本进行高强度、持续投资,怎么能将一个组织建设成为“以客户为中心,激发员工持续奋斗”的组织?这是不是格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