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20个案例故事写完了。对于我来说,这是对过去近6年工作的一次彻底、形象的回顾。

很多案例中的企业,如今都已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克服了互联网和新技术带来的影响,带领自己的企业在新的商业环境中继续为客户贡献卓越的价值。

当然,给企业带来最大困难的并非是新技术造成的不确定性。从本书的诸多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造成很多困难的原因是企业管理者思维上的误区和不足。

就像我在第一本著作《创业要过哪些坎儿》中写的一样,“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认知带宽”。只有企业管理者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带宽,才能在商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拓宽认知带宽,并非易事。

首先,带宽增加了,不但有益的信息会进来,噪声也会进来。就像很多企业管理者提到的那样,以前做企业,信息不多,也无需那么多信息,简单地将自己做事情的效率提高,销售额自然而然地就增长了。如今,信息爆炸,一会儿这个新技术,一会儿那个新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有益于自己企业的,什么是噪声。

很多企业管理者就是因为在外面听了一些介绍管理工具的课程,回去按照工具整改自己的企业,最终把企业带入泥潭。

其次,深入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要分出时间来学习,对本就透支的企业管理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随着为企业家这个群体提供的课程、书籍爆炸式地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上课、读书。这无疑加剧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同时,读一本书、听一堂课并不能给企业管理者的认知带宽带来多少改善。听课、读书必须是系统性的、长期持久的,才会真正地起到作用。企业管理者对我说:“您的见解让我醍醐灌顶!”实际上,这样的企业管理者会经常“醍醐灌顶”。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学习太少,读书太少,所以常常会因一些粗浅和并不高明的意见而感到醍醐灌顶。你可以拿这个标准来检视自己,如果自己常常醍醐灌顶,那么就该多下点功夫来提高自己的认知带宽了。

接下来,书籍和课程泛滥,良莠不分、泥沙俱下,给企业家的认知带来的极大负担。知识付费浪潮之下,大学教授、学者、大公司高管、商业领袖全都加入淘金和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混战。虽然这些人中不乏优秀的知识提供者,但也有“只卖一柄锤子,并宣称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的人。这些人身份的光环让企业管理者难以甄别他们理论和观点的实用性。

最后,如果企业既要保持高速增长,获得持续长久的经营绩效,又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持续学习来理解这个时代,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个矛盾是困扰当代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的最大问题。

要解决问题,或许有很多方法,比如招募人才、培养团队,以群体的智慧来提升企业能力;还可以积极借鉴,向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学习;有实力、有积累的企业可以积极投资,入股、收购那些能代表未来趋势的创新公司……

但在实施这些解决方案时,企业管理者也总是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未必是系统性的,也许他们只是需要一杆“点睛之笔”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方法。

我觉得,这就是轻咨询这种短短2个小时的咨询项目,受到企业管理者欢迎的主要原因。

我愿意通过本书,将这种咨询服务存在的价值展现出来,吸引更多有经验的咨询顾问一起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类似的服务。轻咨询因为价格低廉,所以咨询服务的工作量极大,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需要更多有志于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顾问来参与。

同时,通过本书,我也想提醒企业管理者,只有那些能够积极询问、努力探询、愿意了解企业状况的优秀顾问,才能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企业管理是非常个性化的,顾问如果只能提供通用的方案,是很难真正帮助企业的。

筛选顾问,也是时下企业管理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祝所有努力奋斗的企业管理者,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

董坤

2021年9月 于广东惠州大亚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