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绩效管理不能等同于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是不同的概念。绩效管理包括目标管理、计划与方案管理、绩效考核、薪酬体制、改进系统这五大模块,重点在于如何达成绩效,这里的绩效包括经营绩效和管理绩效。绩效考核确保考核时抓住岗位关键点,围绕如何设定考核指标,如何进行指标核算开展工作,重点在考核,而不是绩效的提升。绩效是第一位的,但如果不经过考核就能提升绩效,可以不要绩效考核。京瓷公司老板就是采用绩效核算方式,但不考核,按工龄核算工资,企业绩效照样好。绩效考核就像一座围城,做了绩效考核的老板想从“围城”里出来,没有做的老板特别想进去,因为听说绩效考核一弄,员工就卖命干活,不需要人来监督。但是有些老板做了绩效考核后,感觉问题更多,公司内部争议大,发的工资和奖金比以前更多,内耗更大,绩效没有得到提升,投入没有回报。所以我们要狠抓绩效管理,并不断改善,提升企业绩效。
2.没有绩效的管理不叫管理
管理的目的是提升绩效,最好的经营模式是不用管理,大家自觉工作,自我协调,自我激励,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大部分企业目前还无法做到。中小企业的经营必须辅以相应的管理来提升绩效,从而降低无计划、不准备、不排查、不沟通、不协调、不服从、不配合、不作为导致的浪费。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计划、准备、协调、执行、改善,目的是提升绩效,所以没有绩效的管理不叫管理。
3.绩效管理指标的选择
绩效管理指标包括经营指标和管理指标,经营指标一般和收入、支出有关系,例如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本利用率。管理指标一般与管理职能有关系,如库存周转率、设备稼动率、物料损耗率、人均效率、无效工时等。设定哪些指标与公司生存的内外部环境、公司的经营理念、愿景密切相关,还要看公司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比如,公司下一年度工作重点是提升管理水平,控制公司的发展速度,储备更多优秀人才,我们定指标就要从这些方面考虑,如通过ISO 9001/ISO 14001/OHS 18001认证,三个体系内审得分率90%以上,关键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流失率不超过5%。
制定公司绩效指标流程:设定公司使命、愿景、价值观、经营理念→内外部环境SWOT分析、PESTEL分析、竞争五力分析→制定经营指标→制定实现方案→制定管理指标→各部门指标分解(经营和管理指标)→各部门目标实现方案→目标统计、目标指标和方案调整。
4.绩效考核方式选择
①KSF法。
KSF全称为Key Success Factors, KSF法即关键成功要素法。就是针对管理岗位,设定3~8个关键指标,这些指标包括经营指标和管理指标。设定每个指标的考核平衡点,如业务经理考核,其中有一个指标是销售额,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如5000万元人民币。这5000万元是统计去年的销售额后,对今年的经济形势评估得出的数据。去年销售额4500万元,人数30人,关键设备10台。今年增加了2台关键设备,整体环境比较稳定,所以下一年考核目标设定为5000万元。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奖励,少于5000万元扣奖金,上不封顶,但会保底,要保证员工基本收入。
使用KSF法考核不是为了扣款,而是为了激励员工,鼓励多劳多得。KPI考核法就是扣款,比如销售奖金是1000元,销售目标是5000万元,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员工就可以拿到1000元奖金,如果销售目标没有达成,员工就无法拿到奖金。使用KSF法考核奖金会比1000元多,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就可以拿到4000元奖金,使用KSF法考核更容易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绩效考核除了设置收入指标,还要设置成本费用指标,比如销售部经理要设置销售费用指标、应收款金额及时率、应收款占最近一年销售额比例等。要控制应收款比率,不可为了达到销售目标,低价促销、赊销等。
KSF法考核主要针对主管、经理、班组长级别的管理人员。KSF法考核设定的指标要与公司的战略经营密切相关,不能局限于内部的管理。可通过以下生产部经理KSF指标的设定来理解KSF绩效考核法。
某企业KSF薪酬绩效方案(月度)
②计件法。
计件法是将每个工序的工作量都折算成价格统计工资的一种方法。一般生产岗位的工资为计件工资,即按照员工生产的产品数量统计工资。每天都要统计,第二天上午公布员工前一天的工资。如果碰到特殊情况,如做5S管理、协助处理不良品等工作,就改为计时工资。计件工资适合产品单一且产品寿命比较长的机种,如果是定做的产品,一般只生产一两次就没有订单了,不能使用计件法,可以采用效率考核方式。针对技术或事务性人员,也可用计件法统计工资,如技术人员,负责试模与调机,解决不良,可以规定单价,根据解决的问题数量算工资。其他人员,如清洁工、人事专员,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统计工资。
计件法可以解决员工工作积极性问题,鼓励多劳多得,充分挖掘员工潜能,提高员工收入,减少员工流失,是目前最好的绩效考核方式之一。
③积分法。
积分法是公司管理人员运用积分方式对员工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生产过程合格加分,出现异常或不合格就扣分。公司高层领导有一定的权限,可以给下属加分或扣分,分数一般控制在10分以内。一定要先列出配分标准,什么情况下加多少分,什么情况下扣多少分,而且每天要公示加分和扣分情况,避免发生争议,积分法对员工有激励作用,同时也给做得差的员工施加压力。管理人员要准备两张表,一张是A表,记录多少积分兑换什么礼品。一张是B表,可以持续记录加分和扣分,积分不归零,用于评估员工升职、年终奖等。我们可以通过积分案例(成功案例六-2)来理解什么叫积分制。积分制是针对过程管理,而计件制和KSF法是针对结果管理,过程需要管理,结果也需要管理,所以采用单一的绩效管理方式是不行的,必须结合使用。
【成功案例】
六-1 计件管理制度【参见第一篇“成功案例”第15个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