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本质内涵: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当前各方主体对“数字化转型”一词的解释侧重不同,本书整合国资委、中信联、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和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华为公司等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分析得到系统工程、价值体系重塑、新型能力建设、数据驱动为当前界定数字化转型的4个主要视角。其一,国资委及华为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内涵,从系统工程视角出发,立足企业转型发展,强调通过开展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的全方位改造、变革和重构,构筑数字时代竞争优势。其二,中信联、国家信息中心和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认为对于数字化转型,价值体系重塑是根本任务,新型能力建设是核心路径,通过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开展新型能力培育,进一步释放价值。其三,中信联、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和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均认为数据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通过构建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反馈的闭环,打破不同层级间数据壁垒,不断挖掘数据要素潜能,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基于上述不同视角的数字化转概念解读,可以得知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发展战略、生产方式、运营模式、治理体系、组织形态等多方面推动企业开展全方位重塑。对此,本书深入剖析数字化转型本质内涵、根本任务、核心路径、驱动要素,对该词进行定义。

数字化转型本质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为主线,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组织形态等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变革,以实现价值体系重塑为根本任务,加速培育新型能力,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增强企业转型发展新动能,推进传统业务改造升级,开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并以企业数字化转型“溢出效应”赋能产业发展,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表2.1 数字化转型定义

企业系统性数字化转型的背后是经济形态的变化与革新。当前,科学技术的跃迁突破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传统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的过程呈现“新旧交织、破立并存”的发展趋势,即以专业化分工为核心的规模经济向以多元创新为核心的范围经济加速转变,助推传统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大踏步迈进。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兴数字技术与新型基础设施的加速兴起,赋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新的内涵与活力,为各行业企业开展系统性数字化转型变革提供便利,推动企业打破产业边界,开展优质资源与数据的共建、共享、共用,共同探索数字化、协同化、生态化的新型商业模式,反哺数字经济发展。

表2.2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区别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特征

生产规模大;

长期平均成本低、效率高;

明确的劳动分工;

产业边界清晰。

生产规模小,定制化产品(服务)差异明显;

更新迭代周期缩短;

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实现创新驱动;

产业边界模糊,跨产业合作加速。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相同点

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差异

产生原因不同

批量扩大,规模报酬递增。

管理工作专业化、产品服务多样化、生产要素利用高效化。

降低成本

方式不同

通过增加产量降低长期平均成本。

通过增加关联化产品生产种类,提升核心能力复用频率,降低长期平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