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局势之别

局势之别

格局

大局

14.1帅要追求格局

有一句话叫做:“格局决定结局”。我们也常说:“这个人很有格局”,格局其实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看得高、看得远、看得宽;二是很有包含力、内容力,能够容纳很多事,不计一时小德小失,主动放弃小恩小惠;三是还有很高的品格,品味、品质。格局,是一种大气,格局,是一种包容,格局,是一种品格,格局,是一种信任,格局,更是一种境界。凡做大事的人,都是有大格局,换句话说,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事业就有多大,格局就是你事业和人生的高度,无论如何,你的事业不可能超越你的格局,你的格局就是你事业的天花板。和有格局的人相处,总感觉自己的空间很大,和有格局的人相交,总感觉自己的内心很舒畅,和有格局的人合作,总感觉自己的前途很光明。中国人在建筑上讲究大格局:门楣要高,屋宇要广,庭院要深,方位要正,然后,小桥流水,杨柳堆烟,正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我们不但喜欢这种外在看得见的格局,我们更在意人心中看不到的格局。

大视野产生大格局:要想产生大格局,就必须见多识广,看得多了,见识就多了,见识多了,我们常说的井底之蛙,以为天就是水井那么大,世界只有水井那么大,我们都笑井底之蛙格局小,格局就水井那么大,实际上,井底之蛙本身很冤枉,它的格局是受它的环境说限,它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对世界的认知,对世界的看法,也就终生决定了它的格局是无法突破的,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我们会抱怨埋怨一些人没有格局,但实际上,我们换位思考,他说局限的空间和环境,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他产生大格局的想法。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夜郎自大,说的是夜郎本身是一个小国,但夜郎国王却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大国,我们也是笑夜郎格局不大,故步自封,自以为是。但这与井底之蛙是有区别的,夜郎国本身不受环境所限,他是可以走出去,他的世界本身是没有边界的,但他不出去,就自以为夜郎最大。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样,我们本身很多时候是可以走出去看看,但我们给自己各种理由,不愿意走出去,不愿意和同行交流,不愿意和外行分享,这是我们自身的原因造成我们无法突破格局的局限。三国的时候,袁术从孙策手上拿到传国玉玺,以为传国玉玺就是皇帝的象征,以为自己就是皇帝了,就早早称帝,结果导致各路诸侯共同讨伐,袁术死在被讨伐的身上,袁术由于缺乏对当时时代格局的认知和判断,当时大家都要维护汉献帝,都要打着汉献帝的旗号来为自己贴金,都不敢出头,但我们的袁兄就是不信邪,就是要自己过皇帝瘾,结果成了三国时期死得比较早的一个诸侯。视野决定了格局,格局产生了新的视野,要产生大格局,我们就必须要见多识广,要产生大格局,我们就必须兼容并包,也产生大格局,我们就必须要有视野。

大经历产生大格局:大的经历也能产生大格局,一个人经历越多,感受的东西也就越多,经验也就越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每一次都是格局经验的累计和叠加,刘备之所以能够最后称王,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于它经历了其他诸侯没有过的经历,跟刘焉干过,跟卢植干过、跟董卓干过,跟朱儁干过,跟公孙瓒干过,跟陶谦干过、跟吕布干过、干袁绍干过,跟曹操干过、跟刘辟干过,跟刘表干过,跟刘璋干过,刘备也算是三国的打工皇帝了,大大小小的企业干了几十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竞争对手的核心机密,大经历产生了大格局,大经历产生了大能量,最后短短几年时间,一下子干起了个超大集团企业。一个人经历多了,各种经验也就有了,各种人物也就见识了,各种精致也就领略了,各种人情世故都感受了,事情见多了,就什么也不怕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什么大风大浪我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我都过来呢,还怕你这点小事。”

大环境产生大格局:人离不开环境,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事,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格局,从大的方面来说,时代就是个大环境,每个时代都是一个即分离又相连的大环境,分离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相连是因为上下连个时代又有自己的连续性,人脱离不了大环境,人也脱离不了大时代,凡是产生大格局的人都是和大环境相融,和大时代相拥。三国时代,诸侯格局,群雄并起,战乱不断,哪些放眼全国大环境的人最终成了最后的赢家,不如刘备、曹操、孙权,哪些放眼区域中环境的人最终成了地方诸侯,比如张绣、张邈、公孙瓒、陶谦、刘璋、刘表之流,哪些放眼一家一地小环境的人也就芸芸众生,不为人所知。我们经常说:环境造就人,小到一个家庭环境,也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这个人未来的格局和视野,一个和睦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比较友善,一个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也比较暴力。一个家庭阳光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也比较阳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也很有爱心。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企业中也一样,如果我们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环境,整个企业的人也相对来说比较正能量,如果一个企业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企业里也会出现相应的人。什么叫大环境,什么叫小环境,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在于环境中本身的能力,小环境中也能产生大能量,小环境也就是大环境。大环境中如果产生小能量,也就是小环境。环境改变人,环境塑造人,环境成就人,要有大格局,比先大环境,大环境决定格局,大格局产生新环境。

大智慧产生大格局;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格局,但有格局的人一定有智慧,格局本身就是对智慧的一种应用,智慧更精细,格局更宏大,格局源于智慧,书本上的东西都不是智慧,从书本上,生活中感悟出来的才是智慧,也许别人说一句很有智慧的话,但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还不是智慧,我们能从其中感受出来,体味出来,运用出来,方才成为我们的智慧,就像本书说些的将帅之道也样,说是不清楚的,讲是讲不明白的,还是在于我们大家每个人的体验,每个人的感受,每个人的感悟,甚至即使自己悟出来了,也是说不清楚的,讲不明白的,就是那些说不清楚的,讲不明白的,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智慧,而这种智慧会在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不经意的流露,不经意的展现,在别人看来,这就是智慧。智慧对于格局来说,更像是神,而格局是智慧形的一种表现方式,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首先还是要学习,学习是智慧的底座,学习是智慧的门槛,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向书本学习、向前人学习,向优秀的人学习,向市场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竞争学习,向智慧学习,向生活学习,向自然学习,我们才可能汇集智慧的水滴,智慧就是海洋,而学习就是水滴。今天,我们好多人开始忘记了学习,在我看来,今天,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存能力,升华能力成为了我们的竞争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学习,我们的生存是会受到挑战的,而对学习的升华,是我们的竞争能力,是我们的优势能力。如果人一生只有一件事要做的话,我认为就是学习。在我们南方略咨询文化中,第一句就是:“学习能力是第一能力,学习能力是核心能力”。我们之所以能依靠我们浅薄的知识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也在于我们能够向企业学习,向客户学习,向专家学习。客户叫我们老师,而实际上,客户才是我们的老师,每服务一个客户,都给我们一套宝贵的经营,都让我们看到别样的风光。我时常说,一本书看一遍不如不看,那是浪费时间,因为一本书看一篇,也就是当时图个新鲜,很多东西你都没有深度了解,没有深度认识,没有深度感悟。一本好书要多看几篇,每年我会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反复看,最多的看过超过20遍,书都被我画烂了,有些地方自己的背得了,看到书的精华,看到书的糟粕。当然,这是我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为帅之人,更适合为将之人,这种学习方法能够把一个领域搞懂。为帅之人的学习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哪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意思是大概看一下,了解了主要的脉络和思想,不追求细节的了解就可以了。

大胸怀产生大格局:有一句话叫做:“比大地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是人的胸怀”。胸怀就是格局的边界,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格局,胸怀又不是格局的边界,格局有比胸怀更高的高度。俗话说:“王侯腹里堪走马,将相肚里能开船”。人的心胸越开阔,自己过的越开心,人的心胸越开阔,朋友就越多,道路就越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什么话都能听,什么事都能忍,什么人都能交。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把周瑜气死了,周瑜见不得诸葛亮比自己牛B,比自己厉害,处处跟老诸叫劲,结果被活生生的气死了。当然,历史中真正的周瑜其实胸怀是很大的,诸葛亮是气不死周瑜的。但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胸怀不大的人,即使也厉害,自己过得也是很难受的。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就是王郎,王郎被诸葛亮活活的骂死了,诸葛亮在两军阵前,一阵泼妇骂街,活生生的把王郎从马上骂死了,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也是三国最牛的,能把人气死、骂死,也只有他老人家有这个本领。而在现实中,我们也时常能到,一些人吵架,另外一个说话狠毒无节操、无底线,把人骂晕了,骂死了。说明三国的时候,也可能真有诸葛亮把人给骂死,气死的,要不也不会两次来写诸葛亮这个本领。在三国时,我们知道曹操的胸怀其实是很大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这是何等的胸怀与气场,这是何等的格局与格调。

大追求产生大格局:有大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格局,大的追求把我们的目标拉远,把我们的视野拔高,把我们的格局放大。 汪国真有这样一句诗: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许多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精力奔跑过去,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叫人伤心了!”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拉克苏一脸的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格局产生的过程。路上的美景,难道不就是我们的格局吗。很多获得成功的人,不会受到周围糟糕环境的影响,他们内心深处永远都会有一件值得沉迷和付出的事情,这就是追求。追求是生命的动力,追求是奋进的风帆;追求是荒漠中的那一抹绿色,追求是黑暗中闪亮的灯塔,引领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也许你不是最好的,但是你可以更好。”人的一生,需要不断的追求。可能在追求过程中,要付出别人无法体会的艰辛,当别人享受生活的时候你却要为明天而奔走;可能在追求过程中时,你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迷失了自我;可能在追求的过程中,你伤痕累累,最后却一无所获......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坚守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追梦默默的承受着困难和挫折,这些挫折和困难让人们在感悟、发展和思索中成长,让我们懂得了怎样做出更加正确和明智的选择。不管结果怎样,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欢乐、幸福,因为追求曾让你真心地付出、时刻地奋斗,它带给人们生存的意义。当我们在乎的是追求的过程时,那么曾经经历过的伤痛,便会如同流水一般,慢慢流走,了然无痕;而对于追求的结果,不管成败,都可以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