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终进行奖项评选,对做出特殊贡献的部门与个人进行重点表彰。其中,最佳管理改进奖的桂冠让行政部经理吴君“摘取”了。
行政部能够获此殊荣,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因为通常来说获奖的部门往往是业务部门,而非职能部门。对此,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行政部会获奖。
李健也要求哲涛组织各部门向行政部学习,学习他们做管理改进的经验,从而应用到其他业务领域中。
于是,哲涛约了行政部经理吴君做了一次深入的沟通,原来行政部采用了一种基线管理的办法,使行政成本三年来持续降低,而服务质量却没有降低,反而是提高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就是把行政管理领域的各项采购与服务,比如食堂的食材、行政用品、办公室设备、办公室租赁、办公区卫生、水电空调、用车、宿舍管理等,都建立了一个年初基线,这个基线是从成本、效率(时间)、人均服务比、内部客户满意度几个方面建立的,然后每年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做出一定比例的改进目标(假设改进8%)。
针对这个改进目标,就要分解为若干改进的举措,并明确改进的里程碑(如季度要达到的目标)、责任人、时间要求等。每个月会通过专项例会的方式对进展进行审视与内部通报,以便做好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一年下来,这些改进目标几乎都实现了。难能可贵的是,行政部一直把这种做法坚持了三年,竟然把整体行政成本降低了30%,而公司把省下来的钱,提取出一定的比例作为对行政部团队的额外奖金,行政团队的成员更积极地投入到效率效益提升、服务质量提升中。
哲涛总结了行政部的经验,做了一个详细的案例,组织其他部门(包括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学习)学习,关键是学习行政部运用基线管理与运营的方式提升经营、管理效果,从而构建组织的盈利能力。他提出基线管理有四要素:
基线建设与刷新。
基线应用。
业务改进。
结果核算。
哲涛进一步提出要求,基线的建设要结合公司内本业务领域历史数据、竞争企业的数据、标杆企业(或部门、项目)的数据、成本、战略等诉求建立起来;而基线一定要进入业务流程管理中,也要进入IT流程中,要有一个基线管理平台,并持续运营。所以,在基线管理过程中,要实现两个对接:一是业务流程和运营流程的对接;二是业务IT和运营IT对接。基线是管理的“抓手”,是公司数字化运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