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食品是国内速冻食品行业的领导品牌,其核心产品速冻水饺、速冻汤圆和速冻面点都处于领先的市场地位,目前为止,三全食品的产品已经涵盖了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馄饨、速冻粽子、速冻包子、速冻牛排、速冻比萨及常温米饭等400多种主食产品。之所以如此,在于三全食品已经对原有的市场边界进行了重构,将自己的业务定义为“餐桌美食供应商”,这就表明三全食品的全新市场边界已经转变成餐桌食品市场,其市场容量要远远超出速冻食品,有利于三全食品实现更大的增长。
基于这种战略调整,近年来三全食品开创了“鲜食”这一全新的业务板块,通过网站、APP和实体售卖机,同时与7-ELEVEN、盒马鲜生等零售领先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从而形成O2O运营的全新商业模式。如果这是在业务被定义为“速冻食品”或者“速冻饺子”的情形下,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模式创新。
虽然从形式上看很简单,但是基于物理属性变化进行市场边界重构必须遵循一些关键原则。如果企业没有把握好这些原则,也会出现市场边界重构的问题。
原则一:不同物理属性的品类之间应存在一定的消费属性关联。
不同品类之间在消费属性上的关联度越高,企业基于物理属性的市场边界重构就越容易成功,反之就越难。虽然品类物理属性与消费属性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但是消费属性往往可以在不同品类之间产生关联,就可以将不同物理属性的品类归属于相同的消费属性,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容易接受,就会增加企业市场边界重构的成功率。
比如糖果和豆干是两个物理属性相差较大的品类,但是金丝猴食品都能将其运作得不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两个品类的消费属性都是休闲食品,其消费者和需求都有一定的重叠,因此相对容易运作。但是对于食品和饮料这两个不同物理属性的品类来说就不一定了,达利和今麦郎的饮料业务能够成功,与其已经积累起来的资源与核心能力密切相关。但是由于这两类产品的消费属性有很大差异,并不是谁想延伸市场边界都能成功的,对此企业必须谨慎对待。
原则二:基于物理属性的市场边界重构要考虑企业自身核心能力的匹配度。
在企业进行市场边界重构的时候,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控制自身的欲望,很多企业在重构市场边界时出现重大的问题,经常是自己的扩张欲望过大,远远超过了自身的核心能力,摊子越铺越大,到最后因无法收拾而毁于一旦。
以洽洽食品为例,作为以坚果炒货成名的洽洽食品,在其将炒货做到行业第一之后,就在不断寻求突破原有市场边界,获取更多的增长机会,比如推出早餐派、薯片、果冻等产品,进入更广泛的休闲食品市场。但是,当洽洽收购徐州小康食品时就出问题了,因为小康食品的主业是牛肉酱,属于调味佐餐食品,这一举动意味着洽洽从休闲食品大步跨越到调味佐餐食品市场。这个变化太大了,导致洽洽食品原有的资源和核心能力难以匹配调味佐餐市场的拓展。
在坚果炒货市场,洽洽是第一品牌,但是在调味佐餐食品并没有影响力,这一点对小康食品(已改为洽康食品)不会带来帮助。同时,洽洽食品在渠道上构建的资源都是以休闲食品为主,与调味佐餐食品需要的完全不同,很难带来实质性的帮助。至今,小康食品的经营业绩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