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大型企业营销组织与队伍建设模式进行分析。
1.营销组织模式:数据化大平台+专业化职能体系+顾问式营销服务团队
组织变革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影响:第一个是人的因素,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人才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在倒逼组织变革与创新,使得组织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激活组织,释放人才创造价值的活力。第二个是技术因素,包括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数字化、大连接、智能化时代。技术革命和数字化、大连接、智能化重构组织与人的连接关系,为组织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平台。因此,大企业组织变革模式主要围绕“四去两重构”来推进,如表10-1所示。
表10-1 大企业组织变革模式
组织变革原则 | 主要内容 | |
四去 | 去中介化 | 使得组织扁平化、平台化 |
去边界化 | 跨界,形成产业生态 | |
去戒律化 | 让员工自主,能够创新 | |
去权威化 | 组织跟人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是平行协同的关系 | |
两重构 | 重构组织导向 |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模式,响应市场客户需求 |
重构组织模式 | 激发组织活力,释放人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效能 |
按照这一组织变革思想,大型企业要建立分工明确的前中后台组织体系,重视总部信息化平台建设、数据驱动,平台化组织模式,明确集权与分权,组织扁平化,决策、沟通效率高。打造专业化的职能服务共享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和利用,减少重复性建设。
前端化为小作业单元,自组织的网状结构,通常是专业化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工作组或小团队,重视员工的自主管理与相互协同。
大型企业的组织体系如图10-5所示。
图10-5 大型企业的组织体系{信息化凭条建设改为信息化平台建设}
2.典型案例
(1)美的“8+11+9”模式。
美的是一个大型企业,年营业额超过3000亿元,员工超过10万人,从2012年开始,美的不断进行组织变革,通过去中介化、去边界化、去戒律化、去权威化,强化平台体系和客户服务界面,员工数量减少了7万人,营业额增加了一倍多。
在总部的组织模式上,美的打造了8个平台(从10个平台优化到8个)+11个职能部门+9个事业部(从12个优化到9个)的“8+11+9”模式,如表10-2所示。
表10-2 美的“8+11+9”模式
组织结构 | 具体部门 |
后台:8个平台 | 工业互联网平台 客服平台 物流平台 金融中心 采购中心 营销平台 信息发布平台 开放式创新平台 |
中台:11个职能部门 | 战略运营 用户与市场 产品管理 财经 流程IT 企业发展 人力资源 审计 法务 行政 品质管理 |
前台:9个事业部 | 中央空调事业部 家用空调事业部 洗衣机事业部 冰箱事业部 美芝合资公司 生活电器与环境电器事业部 空调事业部 厨热事业部 部品事业部 |
美的在区域营销组织上整合原先的各自为政模式,统一形成33个商务中心,主要协调美的集团旗下不同产品线之间的一线市场营销推广业务,即打造统一的区域营销平台,谋求在一个美的品牌下的不同品类市场的协同竞争力,加速多品类从研发、制造到营销一体化整合,谋求“一盘棋”的效果。
(2)温氏“平台化+分布式”模式。
温氏通过“平台化+分布式”的生产作业组织模式,打通全价值链。温氏利用互联网构建全价值链的管理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分布式的作业,这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化+分布式”作业方式。
温氏总部作为一级公司,为合作农户搭建一站式服务支撑平台,形成了产学研结合、一体化养殖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条中,温氏提供从猪苗、鸡苗,饲料、疫苗到养殖场规划和技术培训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支撑平台。
区域公司作为二级公司,管理各区域的企业。区域公司不直接参与生产,主要任务是在各区域内搞好经营和企业发展。
一体化公司是温氏基本的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单位,是三级公司。其主要是与合作农户直接连接,同时经营种鸡厂、饲料厂等产业链各环节,通过互联网与大数据为农户提供标准化、一体化的养殖解决方案与配套服务。
温氏“平台化+分布式”模式如图10-6所示。
图10-6 温氏“平台化+分布式”模式
(3)华为“矩阵式蜂巢”模式。
科技创新使得工作方式发生变化,而高科技的业务创新更需要脑洞大开,企业不仅要有大师级的创新组织模式,还要有普通员工在灵活机制下的积极能动性,因而,华为确立了自己的组织模式——全球创新蜂巢:一群蜜蜂没有领袖发号施令,而朝同一个方向飞。
如何让一群蜜蜂在没有领袖发号施令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潜能,朝同一个方向飞?KK在《失控》中谈到他对蜂群的研究结果,蜂群思维的神奇在于没有一只蜜蜂是被控制的,没有领袖发号施令,蜂群却朝共同的目标进发。蜂群模式的特征是没有强制的中心控制,次级单位具有自治的特质,次级单位之间彼此高度连接,点对点间的影响通过网络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蜂群思维是一种群体共同做选择的思维,蜂群系统是由许多独立的单元高度连接而成的一个灵活系统。
个人权威式组织模式与协作的网状系统控制模式如图10-7所示。
图10-7 个人权威式组织模式与协作的网状系统控制模式
在公司组织上,华为建立前台“铁三角”与后台“铁三角”的组织模式,以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
华为项目“铁三角”的支撑体系:系统部“铁三角”,以及代表处/地区部平台,如图10-8所示。
图10-8 华为项目“铁三角”的支撑体系:系统部“铁三角”,以及代表处/地区部平台{删除图中标题;“项目A”改为“项目群A”;“项目团队”改为“项目群团队”}
前端“铁三角”核心成员包括AR(Account Responsibility,客户经理/系统部部长),SR(Solution Responsibility,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经理),FR(Fulfill Responsibility,交付管理和订单履行经理)。其中,AR是相关客户/项目(群)“铁三角”运作、整体规划、客户平台建设、提高整体客户满意度、达成经营指标、参与市场竞争的第一责任人。SR是客户/项目(群)整体产品品牌和解决方案的第一责任人,从解决方案角度来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对客户群解决方案的业务目标负责。FR是客户/项目(群)整体交付与服务的第一责任人。
系统部“铁三角”组织由销售业务部、解决方案部和交付与服务部构成。其作为服务于客户的组织而存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职能组织形式。其职责包括:负责公司系统部整体经营指标达成;负责公司系统部客户群市场规划,客户关系平台建设和维护;负责公司系统部机会点挖掘,并组织资源实施项目,对项目成功及盈利负责;负责公司系统部交易质量改善、客户满意度提升;负责公司系统部内部竞争目标达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