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货商纷争。因为价格战无暇顾及质量,由于长期拖欠代工厂货款导致其积极性降低,产品质量急剧下降,很多消费者反映服装尺寸不对和甲醛味道严重,严重缩水褪色等问题。消费者不断投诉,渲染到了网络,随后向传统媒体漫延,被拖欠款的广告代理公司启动了法律程序,PPG被拖到官司门之中。长期被拖欠的上游代工厂等一改往日的做法增大了还款的力度。而此时,PPG每个月的广告费都高达2000万元,基本抽不出资金付款。消费者的投诉引起PPG 对于代工厂的不满,PPG决定拒绝应付款项。双方的对峙引起供货商的连锁反应,七家供货商纷纷要求现款现货,因为PPG无法满足供货商的要求,而导致供货商更大的抵触。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原来24小时就能完成的生产到此时,一周都不能完成。这对于诟病不断的PPG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逐渐失去对代工厂控制能力的PPG不得不考虑改变原有的模式,2007年2月,PPG决定筹集资金准备扩建一个8000平方米的厂房,PPG希望得到风投支持,但风投认为,PPG已经丧失了消费者的信任,并且竞争对手已经成长起来,PPG的优势不复存在拒绝继续支持,于是,资金使然PPG铺天盖地的广告戛然停止。
(2)低价救市。2007年12月PPG开通特卖网站,对全线产品进行3~5折特价促销,其中有的款式最低价只有29元,而且买4件送1件!大量促销信息通过网站与手机传输出去,这本是一场正常的市场救急战役,却遭到媒体的质疑,网站甩卖的全部是库存尾货产品,被猜想是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的表现,使原本对PPG产品质量就心存疑惑的消费者,认为其是在最后一次处理积压产品。
为了抓住最后的机会,2008年8月,就在PPG打算倾城一战的前夜,对此了如指掌的宝鸟突然抢先出手,推出的“一元体验”促销活动,直接将低价策略推向高潮。消费者在当日单笔购物满300元,只要再加1元即可获得价值229元不同颜色的全棉毛衣一件,并且可以累积,在换季促销大战中,如此力度大手笔吸引了大量网上购物者的关注。PPG尽管还是将价格降到66元左右,但是市场反响一片孤寂,每天的订单甚至不足支付电话费和工资。此时PPG的现金流不到1000万元,月销售规模勉强维持在200万元左右。代工厂、供应商、广告代理、媒体、消费者与PPG多角互动影响,在这场多元的混战混乱交叉的战役,PPG溃不成军。
(1)质量门事件。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无论营销渠道模式多么先进,企业运作手法多么花哨,忽视产品质量,也是白费力气。产品质量问题不是OEM模式 (贴牌代工)的错,的确是企业溃烂的根本与毒源。
(2)价格战确是一柄双刃剑,降价的背景条件、幅度、时机及与其他营销资源的有效配套使用是保证实施价格战胜利的关键点。价格战既会让格兰仕成为微波炉品类冠军,也会让PPG元气丧失殆尽。
(3)从战术上,在微观环境中,与竞品的关系就是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市场经济是不讲究人情的。所谓的双赢、共赢不过是痴人说梦,美丽的谎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