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虑企业财务类指标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哪些因素导致财务类的指标很好或者很不好。其实答案在平衡计分卡里:要想让企业的利润高,一定要提高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高会产生重复购买,还会形成良好的口碑。客户满意度高了,我们的利润就高了。
平衡计分卡还告诉我们客户满意度为什么高,因为企业的运营很有效率。什么叫流程很有效率?比如你的报价比别人快,打样比别人快,交货比别人准时,产品质量比别人好,价格比别人更公道,售后服务比别人更好,成本更低。
平衡计分卡还告诉我们,管理效率高不仅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也能够减少费用,提高利润。比如给同家企业做服务,第一家企业一次就把售后问题解决了,而第二家要做三次,这样不仅客户不满意,而且服务三次的企业去三次人,做三次服务,成本就高了。
为什么第一家企业的内部运营效率高?第一,团队比别的团队强大,员工的素质高。第二,企业文化氛围比别的企业好。第三,信息化比别的企业做得好。企业内部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而且不仅仅是能力的提高,更是整个企业文化的不断优化。
平衡计分卡告诉我们:企业要想获得高利润,在学习与成长层面、内部运营层面和客户层面要做好平衡。在平衡计分卡里面有这样一个逻辑关系:财务方面的指标是一个结果指标,而客户层面、内部运营层面和学习与成长层面是财务类指标的驱动性因素。学习与成长方面的指标,既是内部运营效率的一个驱动性因素,也是影响客户满意度和企业利润的一个因素,如图8-1所示。
图8-1平衡计分卡内的逻辑关系图
学习与成长其实包含了三项内容:第一是团队建设,团队人员的素质要足够高,人员配比要合理;第二是信息化建设,这是学习与成长方面的动力因素;第三是文化建设,大家有做好事情的动机与意愿。具体如表8-2所示。
表8-2学习与成长的三项内容
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
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 |
激励/授权/配合度-文化建设 |
1.员工成长 |
1.信息系统支持流程的程度 |
1.员工建议的平均次数 |
2.员工满意度 |
2.先期导入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 |
2.建议被采纳的次数 |
3.人才流失率 |
3.员工可在信息系统上直接取得的信息比例 |
3.重要流程的实际改进速率 |
学习与成长方面的指标通常包括员工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用员工满意度、人才流失率来评估。员工满意度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在很多方面要细化,不同层面员工,其满意度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基层工人更加关注他的收入、计量单价是否合理,中层管理者既关注工作环境是否优越也关注成长的空间,而高层除了关注收入和成长之外,可能也关注他的成就感、使命感、荣誉感等。
人才流失率和员工满意度要合在一起用才行。很多时候没有员工流失,但是他不开心,如果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员工流失情况,说明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要把这两个结合在一起。
信息管理能力的指标包括收集的信息是不是真实完整,是否建立了信息收集表单系统,信息是不是随时采集的,ERP要不要导入,什么时候具备导入条件,能不能迅速地获取信息,这些都可以作为设计指标时的参考因素。
总之,我们怎么去激励员工,怎样让他投入到工作中,这些都是员工学习与成长方面的指标。这三个方面的实践,需要花一些工夫去提炼。
内部的运营层面主要是指制度建设,包括制度的流程和表单等。制度建设可以解决企业内部的运营问题,比如绩效制度、薪酬制度和内部运营制度,但是光有制度还不行。如果大家吵得一塌糊涂,也是有问题的,所以平衡计分卡就是让我们在定指标的时候,既要考虑财务类的指标,又要考虑驱动性的指标。
内部运营的层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相应的,也有三个阶段的指标,如表8-3所示:
表8-3内部运营流程三个阶段的指标
售前流程指标 |
经营、生产流程(效率和质量)指标 |
售后服务流程指标 |
新品上市时间 |
储存、等候时间 |
商务/指导服务 |
收支平衡时间(break-even time) |
运输、检验 、加工时间 |
维修服务 |
1.产品改良 2.报价、打样、签约、付款等服务 |
|
|
第一个阶段是接订单之前的售前流程指标,看流程效率是不是很高。如果拿订单的公司,打样、报价、签约、付款等这些售前流程要足够快。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还要有收支平衡时间的保证。
第二个阶段是经营、生产流程指标,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能够及时交付产品,产品一次性验收是否合格,包装是否符合要求。以制造业为例,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合格产品的PPM(百万分之)、废料率、废品率、重做率、退货率等,这些怎样可以做得更好?交货期怎么样缩短,能缩短多少时间?这些都是需要企业流程支撑的。
第三个阶段就是售后服务流程指标,比如客户的产品出现故障,快速响应周期是多长?是24小时还是72小时?高效率的流程才能够让客户满意,最好是一次就要做好。
客户层面的指标包括市场份额,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说明客户满意度高,流失率低。客户满意度这个指标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笼统地谈客户满意度,它不是一个单个指标,要把它细化成多方面。
首先,一定要抓住客户关注的所有方面,以此作为指标的来源,即客户关心什么我们就抓什么,客户重视什么我们就考核什么。
其次,这么多指标不可能全部都抓,我们只抓其中的关键指标
最后,要对客户进行区分,特别是一些经销商类的客户。比如,客户要想追求价格上的满意,而你把产品的价格降到非常低甚至亏损的程度,这时你的客户满意了,但是你就死定了,像这样的客户就要放弃,还有一些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非常不合理,这时就不能单纯地满足他。对于这类客户,我们要适当地淘汰,这样才能真正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需要重点扶持的优质客户身上。
归纳一下,平衡计分卡要求我们在给企业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既要考核财务类指标,又要考虑那些驱动性的指标,而驱动性的指标又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这样订立企业或者事业部的指标才是合理的、科学的,避免了单一地考虑财务指标所带来的短期行为。
我辅导的一家企业有30多亿元的销售规模,在全国有七家工厂、十几个办事处。这家企业的总经理是由董事会聘请的,他的考核指标就是单纯以利润为标准。
这家公司要对设备进行改造,设备改造就要花钱。作为被考核对象,如果以利润来考核他,他的想法会很简单:自己会不会花?暂时不花,什么时候花?等任期满了之后再花吗?但是任期满了之后,设备已经老化了,技术已经落后了,对手已经赶上来了。仅仅用利润这个指标来考核,短期内看利润是高,但是对于公司是有伤害的。
作为职业经理人他不管,因为你给他的考核指标就是这样的,因此你要真金白银的兑现承诺。那么对他的考核指标不能仅仅以利润为唯一标准,而且还要考虑其他方面,比如内部运营、生产效率、技术、未来争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