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我所遇到的德国同事

虽然在这家德国公司待的时间不长,因为是公司在中国新建的采购中心,所以一半的员工来自德国,所以充分体会了德国公司的工作氛围,也了解了德国人鲜明的个性特点。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热爱,员工都很热爱这个品牌,对工作有激情。

热爱是最好的激励,比任何金钱的、物质的奖励都更有效果。

就拿我的同事马克思来说吧,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高高的个子,金黄色的头发,还有和伟大导师马克思同样的姓的年轻帅哥。他只有30多岁,可是已经在公司工作20多年了。一开始是以学徒工进入公司实习,然后就是边工作边学习,在公司的不同部门和不同的岗位工作,因为公司足够大,有足够多的职位,所以他一般5年会换一个岗位,而且可以在全球工作,只要你自己去申请,对方部门的领导也接收你,就可以换岗位。所以他已经在北美和南非工作过将近10年,现在又申请来中国工作,还将家人一起接来,真是把公司当作亲人。每当说起公司的车型,都如数家珍,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神情,这样做工作,怎么能不开心呢?

这几乎是很多德国公司人典型的职业生涯,以学徒工身份16岁进入公司,然后边学习边工作,学位一段段地提升,在公司不同的部门轮换,职位也不断提高。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工作,开开心心工作了几十年,经历了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然后光荣退休。虽然现在科技发展得很快,但是在德国汽车行业这种模式变化不大。当然,近年来也有不少公司的技术人员跳槽到新的互联网企业去,但是汽车行业毕竟是高技术含量,需要技术长期的积累,所以现在还看不出互联网汽车的业绩来,但是这肯定是将来的趋势,只是需要时间。有激情是好的,但是也必须满足科学的规律,需要时间的积累。

当然,员工热爱公司,公司同样也是善待自己的员工的。

公司觉得,既然自己的产品是五星级的,那么自己的员工也应该享受五星级的待遇,只有员工体会到了五星级的待遇,才能把自己的产品做到五星级的高要求、高标准。

例如,公司员工出差一般是入住五星级的酒店和使用飞机这样的交通工具,就是实习生也是享受同样的待遇,对于出差补贴也给得非常到位。

新入职的员工,一般会派到德国培训一个月,并且指派专门的导师,一对一地培训,所以只要你用心,完全可以很快地进入角色。

外派到别的国家,家人和小孩也可以一同前往,待遇也增加了不少。在一个职位上工作太久了,也可以调换不同的岗位,总的来说对员工是善待的。

当然,公司虽然善待员工,但也希望员工给予公司足够的信任,所以对员工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甚至有点军事化管理。比如很多小的方面都要求很细,出去公差可以用公司的车,但是如果有人看到你公车私用就会被开除;出差的里程必须由公司统一分配使用;出差在外地也必须及时回复上级的电话,如果不能回复,必须说明情况。如果工作表现不好,会被领导直接发配回国,评语不好,就没有其他部门接收你了,尽管你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也会被无情地开除掉,等等。可能在别的公司是小事,但在这家德国公司就是大事,公司希望百分之百地信任你,但也希望得到你百分之百的信任。爱得深,但也恨得深,非黑即白。他们最不喜欢你说“maybe, I think”,他们觉得不够准确和清楚。

这种性格和中国的中庸之道有着明显的差别,一开始真的不好适应,必须小心翼翼。有压力,但是习惯下来,也觉得这样行事反而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公事公办,反而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