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 回顾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在改进项目启动时已经确定,为什么在完善方案时还要去回顾?

改进工作通常会历经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比如确定改进目标与范围、现状诊断、提出解决方案、规范制度的详细设计等。在整个过程中,涉及不同层次的人、不同领域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还交织在一起,理清头绪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像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干系人对项目需求都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客户,在初期也难以将自己的真实需求表达清楚。随着越发深入的了解,先前的想法被修正、新的想法被唤醒。这种变化尽管令人沮丧,但确实反映了目标不断确切、逐步实现的曲折过程。如图4-2所示。

图4-2改进项目

在诸多研发体系优化项目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工作目标不明确甚至不合理、工作目标与企业现状(主要存在问题)不一致、解决方案与工作目标不匹配等情况,就像举枪瞄准时忽然发现靶移动了位置。

在进行产品研发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产品的“验证与确认”,是要保证产品规格满足客户的原始需求,就是说“要做正确的事情”。我们在完善解决方案时也是类似,首先要对工作目标、发现问题、解决方案进行一次“校准”,防止他们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笔者在河南羑里城参观时,曾参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游览项目。羑里城相传是当年商纣王拘禁周文王的地方,“文王拘而演《周易》”。这个游览项目据说是参照《易经》建成的迷宫,游览者进入迷宫后,需要自己寻找出路。进去以后,发现道路被错落的障碍物阻隔,一时之间还真的找不到出口。正在着急的时刻,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迷宫的中间位置。这是一个高台,可以俯视整个迷宫。居高临下将迷宫看得一清二楚,从而顺利找到了出口。那种感觉真是豁然开朗!

咨询师需要从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研发体系全貌及其解决方案。也许之前被广泛诟病的问题仅仅是偶然因素引起的,而那些深层次问题却是导致体系低效的根源;也许原来确定的改善目标过于宏大,需要从一个小目标入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也许受多种因素影响,解决方案已经背离初衷,和改善目标渐行渐远。这都将会令我们的努力化为泡影,因此回顾目标是完善解决方案步骤中首要的一点。

下面我们看几个研发体系改进的案例,来感受一下校准目标的重要性。

◎​ 在一张白纸上画画

某公司在确定研发改进目标时,想法比较简单:“我们公司的管理就像一张白纸”“其他公司研发体系的问题,我们都存在”“我们就是要引入成熟的管理体系,领导层已经下了决心”。由此看来,项目目标就是将成熟的管理体系原汁原味地落实下来,事实上该公司已经下定决心,为此可以“削足适履”。

在接下来的方案设计中,咨询师将该公司的研发体系与标杆进行了全面对比,确定了完整的改进点和实施步骤,改进范围显得专业而丰富。在回顾改进方案时,咨询师经过反复考虑,认为该公司在目前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资源对研发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另外,在比对标杆管理模式时,现行体系尽管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但是对支撑未来一段时间的业务发展足矣,并没有做大幅度调整的必要性。

因此,咨询师建议公司将项目目标进行调整,重点关注产品的市场导向、跨部门协同、研发项目的绩效评价等几个典型的薄弱环节,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与该公司核心层的数次沟通,双方终于达成共识:从业务发展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将项目目标进行“瘦身”。从项目实施结果来看,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 改善还是认证

某软件开发公司期望通过CMMI三级认证过程,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与质量。简单地说,该项目的目标有两个:改善研发效率和获得CMMI三级认证。在实施过程中,该公司为了图省事,要求实施方直接提供符合CMMI三级的管理规范和过程文档,要求研发体系遵照执行,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顺利通过了认证。

那么是否同时也达到了绩效改善的目标呢?非常遗憾的是,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有所倒退。项目团队为了满足CMMI的要求,新增了一个名为“CMMI”的文件夹,用来存放那些CMMI要求输出、项目团队却认为没有用处的文件。

由此看来,这个项目做着做着,目标就丢了一半:只关注认证这个硬指标,将改善丢到一边。我们无法评价整个项目是否成功,也许该公司早已将目标确定为通过三级认证。

◎​ 找个明白人问问

某公司正在开展研发项目制度优化的研讨,参加讨论的是公司负责流程管理的相关人员。在确定项目进度计划颗粒度做到何种程度为宜时,大家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说,越细致越好,原来项目延期的主要原因是计划做得不够细,很多活动被忽略掉;有人说,需要有不同层级的计划,对应不同的颗粒度;有人说,颗粒度需要以“周”为单位,这样可以和项目监控的周期相匹配;有人说,可以让项目经理自行决定,公司不做强行规定,但是却遭到其他人的反对,这样做项目恐怕会更加混乱。

大家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这样吵下去仿佛没有尽头。此时,有人建议去参考项目管理方面的专著,还有人建议去了解一下优秀公司的操作方法。

有个人突然说道:“找个明白人问问吧。”于是,邀请了几位资深的项目经理,将他们的管理实践进行了分享。大家从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很快找到了适当的解决方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观察上述几个改进案例,我们发现随着改进工作不断深入,很容易陷入某些细节,却忽略了大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我们认为重新校准改进目标,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