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重构的意义。
(1)只要企业管理者转换一种思维方式,所有企业都值得重新布局。
这句话的意思是思路决定出路。就像我们开车看见前方的道路无法通往目的地,就需要重新规划路线,前往目的地。
道理看上去很简单,但是俗话说“当局者迷”,身处其中的人往往宁愿苦苦挣扎,也不愿意转换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历史上的悲剧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把这种悲剧归结为“宿命”。
(2)重构是对市场机会的再次认知。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消费需求发生变化,市场机会也在不断轮转。
总体来看,消费品升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工业品迭代是驱动消费品升级的基础。
消费品企业必须把握需求升级的周期性节点,而工业品(中间产品)必须把握科技发展的节奏,成功实现产品迭代。
在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的大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生命质量,更加需要有“温度”的产品。医药部门攻坚克难,重构产品,研发出“新冠”疫苗,竖起免疫屏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无论是生产大型机械设备,还是建设高楼大厦,最终都会回到“以人为本”的本质上来,科技进步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由此,我们对重构的概念进行梳理,得出一个综合的结论:
①重构是围绕顾客或者用户价值创造的资源再配置。过去快消品行业的企业管理者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把大量经费用于拓展渠道资源,现在这些企业的管理者通过转变思维方式,把大量经费用于“消费体验”。工业品(中间产品)主要是为用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而非单纯的进行交易。
②重构是对企业经营、战略、品牌、组织、管理、营销、产品的系统升级,过去只需要考虑单一要素,现在则需要考虑所有要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当下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时代性周期难题”,所以必须全方面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全方面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所有项目一哄而上,而是首先聚焦某一个核心要素,然后通过核心要素重构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带动相关经营要素重构。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围绕“思念系”千味央厨这一案例展开论述。
③重构是对企业从消费趋势、行业趋势到经营体系的重新审视,理性思考。基业长青不仅需要企业管理者保持战略定力,更需要其有远见,具备战略预判力。
④重构是对企业运营体系的一次赋能性重塑,“重启、重装、重组、重构”是解决企业时代性周期难题的有效对策。
⑤重构思维的本质是从以供给为中心转变为以需求为中心。立足消费需求,重构需求价值链和产业生态价值链。
⑥重构的方法是通过“解构”实现重塑。对于企业转型来说,变革是实现重构的重要路径。
⑦并购重组是企业重构的重要途径,并购重组并不是简单的进行资产整合,而是进行资源整合,是构建新型商业生态系统,提升价值创造力的必然过程。关于这个部分,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单独论述。
⑧重构是经营思维的转换,以系统重构的“迭代”思维实现“速度冲击规模”的战略。毋庸置疑,在显性机会(供不应求时期企业特有的机会,也是特定时期的机会)转变为隐性机会(供大于求时期,企业面临的机会是潜在增长的市场机会)的时代,企业必须把握从行业整体机会转变为局部机会,也就是通过产品细分找到新的消费需求,或者是通过需求细分找到产品升级迭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