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励”是什么

激励=“画饼”?激励=“鸡汤”?激励=“洗脑”?

答案是否定的。激励是一个正能量的词汇,而“画饼”、“鸡汤”和“洗脑”都是充满贬义的词汇,在术的层面他们并没有太大差异,关键是在道的层面上的区别。前者领导者三观正确,制定的目标纯粹,而后面三者都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或是为了实现一己私利,对他人的思想进行控制的手段。

人们为什么会对激励产生偏见?这是因为传销和诈骗组织头目把“激励”的术发挥到极致。

有一篇文章叫作《不读完这篇文章,你根本不知道骗子到底有多努力》,文中这样说道:

你还在为“996”工作制而抱怨吗?告诉你吧,骗子早已经“007”了,只要有人可骗,他们宁愿每天不眠不休,而且从不挑剔自己的工作环境,比如在福建龙岩新罗的山上随便搭个帐篷,忍受高温和蚊虫叮咬,冒充客服、快递小哥“好心”帮你退款诈骗。比如所有骗子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一边吃着清水煮面条,一边听教练点评。

骗子不但吃苦耐劳,而且对工作充满激情。

在辽宁省沈阳市警方端掉的一个荐股诈骗窝点中,骗子的电脑上贴满了“暴富”、“冷静”等提示语言,时刻提醒自己目标在哪里,以及达成目标所应具备的品质,在一名骗子的手机中警方还发现一个充满“鸡血”的锦旗,“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有我最强,我为单狂。”

花了这么多篇幅介绍诈骗团队的“洗脑”模式,笔者是想让大家对这种以不正当行为获取利益的组织提高警惕,要防范和远离用“暴富”的毒“鸡汤”忽悠人,不择手段走向“人生巅峰”的组织。

看完负面的例子,我们看两个正面激励的例子。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士兵士气低落,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黑暗的时刻,丘吉尔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决不投降》的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的大部分人民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一切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丘吉尔的演讲激励了千千万万的英国子民,让他们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将士们士气低落,整个革命队伍随时有溃散的风险。在天心屿,“红军之父”朱德对800名红军发表演讲,他镇定地说道:“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 但是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革命在1905年失败后,到了1917年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也会有个‘1917年’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朱德的信心与激情感染、激励了士气低落的官兵。朱德之所以被称为“红军之父”,是因为他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刻激励了团队,鼓舞了士气,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管理小贴士:激励是指领导者为完成组织目标,引导团队成员积极行动、努力工作的方法。

在管理的过程中,你激励员工:“小李,好好干,前途不可限量。”“小张,只要你努力,年底给你升职加薪。”“小王,所有的管理者都是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在一线好好磨炼对你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结果你却发现你的激励90%没有真正改变员工的行为,换句话说,你的激励是无效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并非所有的激励都能够让员工的行为发生改变,因为从激励到员工行为发生改变之间,还有两个要素、三个步骤。

两个要素是“员工的需求”和“员工的态度”。

三个步骤是:

(1)让员工转变态度。帮助员工建立起积极的职业化态度;

(2)找准员工的主要需求点。每个员工的主要需求点不一定相同;

(3)找到针对员工不同需求点的激励方法。

针对具有不同需求点的员工,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新生代员工价值需求多元化,这也正是我们激励手段需要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重要原因。

笔者先从改变态度说起。米卢带领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的时候提出一句口号——“态度决定一切”,那是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唯一一次进入世界杯,说明了态度的重要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称一个人的态度决定其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决定其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决定其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其命运。可见,改变命运的第一步是改变态度,如图5-3所示。

图5-3 命运的决定因素

印度有一部体育励志大片《摔跤吧,爸爸》,讲述一个“改变态度,从而改变命运”的经典故事。片中的男主角是由阿米尔·汗扮演的爸爸,这位父亲曾经是印度全国的摔跤冠军,他一直想为印度夺得一枚世界冠军的奖牌,但因为生活所迫只好放弃,他把希望寄托在培养两个女儿成为世界摔跤冠军上,所以他让女儿从小就接受艰苦的摔跤训练,让五六岁的女儿每天清晨5点钟就起床跑步,进行艰苦的体能和摔跤技巧训练,她们不能吃油炸食品,不能参加娱乐活动。如果你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相信你也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于是姐妹两人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训练,“一会儿是裙子不适合跑步,一会儿是头发太长,进了沙子还长虱子”,她们更是在同村闺密的婚礼上抱怨:“我们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摊上这么一个父亲,让我们每天清晨5点钟就起来跑步,逼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老天不会给任何人一个这样的父亲吧?”按照这样的消极态度,笔者相信两个小姑娘根本不可能夺得世界摔跤冠军。她们的闺密听完,却羡慕地说道:“在印度,女孩子从小就注定与锅碗瓢盆为伍,等到她们长大,就要嫁一个从来都不认识的老男人,你们的父亲这样逼你们,还不是为你们好,他为你们遮风挡雨,让你们好好练习,就是为了未来你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把握自己的人生。”闺密的一番话改变了小姑娘的态度,也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夺得世界冠军不再是父亲的梦想,而是变成她们的梦想,心态上从原来的“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清晨5点钟再也不需要父亲来赶她们去训练,两个孩子很早就起来跑步。正是因为态度发生转变,让两个孩子真正开启了后来的世界冠军之路。

在职场中,什么才是积极的职业化态度?

笔者认为,在我们的工作中永远会有两种事情:一种是你喜欢做的事;一种是你应该做的事。喜欢做的事情是你擅长并且感兴趣,能出成绩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是你不擅长且没兴趣、琐碎的事情。你认为你的工作中是喜欢的事情多,还是应该做的事情多?

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说:“应该做的事情多。”甚至会发现应该做的事情差不多占我们工作的百分之八九十,正应了那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笔者认为,“积极的职业化态度”就是“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到完美”的态度。

举个例子。

当年笔者大学毕业,应聘到TCL的二级公司——TCL销售公司工作,20世纪90年代能进入百亿级的企业工作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笔者自我感觉良好。但笔者一进入公司才发现公司招聘的80多个大学生很多来自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些985著名院校,而笔者来自于一家211院校,在一群优秀的人群当中笔者感觉有些自卑,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也是有鄙视链的:北大、清华的学生鄙视其他985院校的学生,其他985院校的学生鄙视211院校的学生,211院校的学生鄙视双非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的学生。但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笔者想明白了,既然没有别人优秀,那更要笨鸟先飞,尽快走出负面情绪,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销售公司工作一年后,突然有一天,集团培训学院的李伟教务长找到我,问我:“TCL集团培训学院有个培训主管的岗位,你有没有兴趣?”我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职务,感觉有种从地方调到中央的感觉,在TCL当年的培训学院(现在叫TCL大学),笔者有幸和领导们一起读了三个MBA的EDP班,分别是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这段经历可以说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作为当年的一个工科生,我后来能顺利走上管理岗位,现在能够在许多高校的讲台上给省里的处科级干部讲管理课,给世界500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做培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集团培训学院完成了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积累。

后来,我也曾好奇地问过李伟教务长:“当初销售公司有那么多比我优秀的人,你为什么会选择我,而没有选择其他人?”李伟教务长告诉我:“你还记得吗?我曾经代表集团给你们销售公司做过7天的培训,在此期间有很多大学生作为课程助理跟过我的课。”

我当然记得,那是8月份,天气异常炎热,我们培训的地点在顶楼,教室里燥热难耐。李伟教务长继续说道:“那时有不少大学生跟我的课,给我当助教,每天中午我进教室的时候都感觉热浪扑面而来,唯独你跟课的那次,我进入教室时感觉凉风习习。你一定是提前半个小时到达教室,打开空调。我选人并不看重是哪个院校毕业的,我最看重的是你的这份责任心,也就是这份职业化的态度。”

当年笔者认为自己只是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到位,谈不上做到完美,但是这件事情却改变了笔者一生的命运。笔者在企业做领导者的时候,经常把这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事件讲给下属听,帮助下属建立积极的职业化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如果读者用笔者的故事去教育下属,就会发现毫无用处。因为笔者并不是知名人物,也不是你的下属所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的故事很难让人感兴趣。不是你的故事,没有细节的支撑,很难打动人。所以,要改变员工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讲好属于你自己的故事。那如何才能讲好属于自己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改变员工态度的重要技巧——说好属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