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干系人登记册不是一块牌匾,做好放在那里就没事了,要想发挥干系人登记册的作为,还需要经常监督和管理干系人,因为:
(1)在整个项目期间,随着新的干系人被识别和一些其他干系人的退出,干系人将发生变化。随着项目的进展,一些干系人的态度或权力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我们引进新的供应商,就需要对新的干系人进行管理。
(2)除了识别和分析新的干系人外,还要有机会评估当前的参与策略是否有效或是否需要调整。因为参与的人多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的团队从10几人增加到上百号人,一个办公室都坐不下,那么以前所有人面对面开站立会议需要改变成多个小组开站立会议,然后在小组之间同步信息这种方式进行沟通。因此,我们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对干系人参与的数量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这样就会对干系人列表进行不定期的更新,平时我们应该如监督与维护干系人呢?马丁给我们出了一个主意:
(1)需要在迭代结束时询问关键干系人对项目目标的满意状况,并衡量项目各干系人的满意度,干系人满意度通常可以通过与干系人的对话来确定。比如项目组内的人对于项目的看法,我们可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来完成。外部干系人对项目的看法可以通过项目和迭代审查会、产品审查会、阶段关口这些方法获得定期反馈。特别是外部干系人的积极反馈对于项目的成败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我们项目发布后,有大量的用户之时,我们可以使用问卷调查来评估用户的满意度。必要时,甚至可以邀请用户过来公司做沉浸式体验,或者在用户小区现场教用户如何下单买菜等参与方法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这些工作都需要项目经理带着大家完成,所以项目经理陈恭的作用就很关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