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知识共享平台的建立

在个体知识组织化、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过程中,离不开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提出,在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转化中,个体化的隐性知识,通过共享、概念化、系统化,最终升华为组织中所有人的隐性知识,并通过不断的社会化整合成为组织的线性知识。

传统的组织知识共享方式包括了正式的组织管理系统网络、组织技术网络、组织内部的师徒制传承,组织的在线学习制度等。随着技术发展和平台化概念的深入,新型的实践社区模式成为组织知识共享的重要方式。

而且随着发展,知识共享平台越来越多的成为开放的知识联结平台。2013 年 10 月,海尔开放创新平台(HOPE)正式上线。HOPE 平台定位于全球最大的迭代引领并联生态圈平台。按照开放、合作、创新、分享的平台宗旨, 以创新技术市场为导向、 以需求与资源的自动匹配为使命、 以各方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为平台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匹配服务。

HOPE 平台主要业务包括:传递全球前沿技术创新动态;整合各类解决方案及智慧;征集全球创意,并将创意落地变成产品;帮助技术需求者对接全球优质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家居、物联网及智慧家电的技术创新。

到2015年,HOPE 平台成为亚洲最大的创新资源配置平台,建立了超过 200 万家一流资源的资源网络,超过 10 万家资源在平台注册,每月交互产生创意超过 500 个,每年成功孵化创新项目超过 200个,并形成了空气生态圈、美食生态圈、洗护生态圈、用水生态圈、健康生态圈等 7 大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