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似乎已经成为新零售的代名词,线上的用户体验、线下的配送履约、中间层的智能化数据分析和科技应用,组成新零售的黄金流程。这里我们特指的O2O应用更多的是在C端用户层体现,而地摊经济同样有O2O化,但绝大一部分体现在B端和小部分C端,我们不妨举例来验证探讨。
李大爷是深圳某城中村的住户,疫情过后,一直想尝试摆摊赚取额外收入。恰好出身陕西眉县的李大爷,将家乡水果特产猕猴桃作为核心品类售卖。
听取儿子的建议,李大爷在1688上筛选3~4家眉县的固定货源商,并逐一下单,样品到家品尝,从质量和价格方面选择最终合作货源,在1688内建立和供货商的良好合作关系。
有了货源之后,开始在小区周围观察人流、购物集中时间等情况。有意思的是,李大爷在经营的过程中主动要求顾客扫码进群,进群后会多送一个猕猴桃。
B端+C端线上:上游供应链完善,确保商品供给、商品周转周期、商品毛利控制及规模化商品数量;线上微信群,聚拢小区周边用户,通过群内的新品到货,促销信息推送,商品图片、短视频分享,增强用户群体对地摊品类的认知,提高复购效率。
C端线下:地摊经济的交易过程纯落地在线下C端用户中,线下用户通过面对面选品——价格对比——需求匹配,最终成交,属于典型的“人找货”模式。
线上B端+线下C端=特殊化O2O:通过有效的线上B端供应链到线下C端销售,线上线下O2O的逐渐被趋势化。对于大部分地摊主而言,无法提供自给自足的商品生产能力,不得不依赖成熟的线上供应链来满足线下品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