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赌运气,小众产品或许利润高,但市场小,企业难以做大。
小众产品一般利润都不错,甚至很高。但在这样的市场里,企业即使很努力,也难以取得规模优势。比如变速箱油市场,整体规模是不足15万吨,销量最大的品牌,其年销量不过是7000万不到,而且,随着众多润滑油企业推出变速箱油,领导品牌的销量还在开始下滑。
再看一个数据,蘑菇街在2019年3月底的活跃用户是3000万左右,而淘宝的活跃用户是6.36亿,如今,更爆出蘑菇街后继乏力的消息来。
可以说,“小而美”在传统行业,或是电商领域,都难以走远。原因其实很简单,做企业,利润其实来自两端:一个是下游的销售,也就是产品的利润;一个是上游的资源,规模产生效益。
做企业的都知道,年销一两千万的企业,在供应商处根本没有话语权,别说基础油、添加剂了,即使包装耗材,也很难取得供应商大的让步。但对一个年销亿元,甚至更多的企业来说,不仅有议价能力,还能获得账期支持,供应商会给你账期、垫资,而且,货源品质会更有保障。
比如,统一曾经因为资源受困,而不得不委身壳牌;而龙蟠润滑油,则在年销量2亿后,就开始和台塑合作,取得了基础油资源的优势,如今,龙蟠年销15亿规模,它在资源上至少比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有10个点左右的优势。如果你想在产品上增加10个点的利润,你觉得可能性多大?
某河南企业,在年销3000万时,采购基础油需要先付款,才能拿到资源,如今,年销1亿,供应商给了100万的滚动资金,在一个月内,超过100万后的订单,才需要付款,而且,可以用承兑汇票。企业相当于获得了100万以上的免息借款。
不仅如此,大而全的“巨无霸”还有品牌优势,用户更认可,就像以前很多小企业,凭借10万公里不换油的噱头(卖点)来做市场,利润空间让人吃惊。但到了2018年,大品牌全部推出了这样的产品,如果你是消费者,是买耳熟能详的品牌呢,还是买一个没有人知晓的牌子呢?
虽然在营销领域有“独角兽”之说,但独角兽从来都是个案,真正“小而美”的企业或品牌,几乎没有。别说你,即使强大的亚马逊,也不得不黯然推出中国。要想生存发展,就要选取一个大的市场,这样,才有做大的可能。
小池塘里没大鱼!
变速箱油、制动液、润滑脂、玻璃水这样的小产品可以做,但不能押宝在单一的产品上,还是老老实实做好润滑油,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