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上瘾模型”,就是用来培养用户习惯的一套标准化模型方法。它主要由触发、行动、酬赏、投入四个阶段组成。在社群训练营活动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套模型方法进行转化,让用户“上瘾”,从而提升转化率。
(一)触发
主要包括内部触发和外部触发两种。内部触发,主要是指通过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对学员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常见的是采用对话体(模仿聊天)来增强用户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因为大部分的训练营活动,在上课时都是以沉浸感为原则的,这也是直播模式这么火的原因之一。
外部触发,主要是通过即每天在社群@全员,私聊、公告、红包等形式提醒上课、查看回放、提交作业,甚至解答疑难问题。通过这种不断提醒引发用户注意力。
(二)行动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说过行动=动机+能力+触发物。因此,在策划训练营活动时,需要让用户的行为更简便易行,即不需要学员花费太多的学习成本。主要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一是选择耗费时间较少的内容;二是使用打卡类小程序检验学习效果。
(三)酬赏
酬赏是一种对社群学员学习课程的鼓励行为,从而来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最常见的酬赏可以包括三类:社交酬赏、猎物酬赏和自我酬赏。
社交酬赏:任何人天生都存在着渴望被认识、被理解、被肯定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提问交流等环节,来引导学员分享学习经验、知识观点等。
猎物酬赏:满足某种需求的物品,如金钱、信息、资源等,相应的策略则有组队打卡分奖励、坚持打卡得稀有资料等。
自我酬赏:即对愉悦感、满足感、收获感的渴望,可以在原课程基础上设计一个高难度的挑战活动,用来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
(四)投入
想办法促使学员自发、持续性地投入到学习中。最常见的运营手段,就是将学习行为游戏化,然后配以奖励、荣誉奖章、排行榜等的设计,来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