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银鹭VS快线:产品融合亦有道

定位大师里斯先生认为“分化”是打造新品牌的唯一方法,“融合”则不值一晒。也许为了印证大师的观点,我们观察到饮料融合类产品果真是败多成少,第五季汽水、山药核桃、奶茶咖啡、巧克力豆奶等品牌、产品或死于非命,或沦落平庸。

但是中国市场与欧美市场成熟程度不同,因此市场与需求特征也是迥异不同。在饮料行业,有两朵奇葩品牌竞相开放,直接颠覆了大师的观点。道也是融合也疯狂,一个是娃哈哈麾下的营养快线,另一个是嫁入豪门雀巢的银鹭花生牛奶。在饮料规则分类中,前者是含乳蛋白类饮料,后者为复合蛋白饮料,都属于蛋白饮料这个大阵营。

银鹭花生牛奶vs娃哈哈营养快线:前者已达百亿元之巅,后者坐拥200亿元的盘子,都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大单品,一样精彩的背后,又有什么不同的门道呢?

通过研判,抛却企业非营销方面的其他因素不表,在营销战略层面,二者表现在营销竞争战略、品类价值、品牌定位、蓝海战略、营销管理配称等各个方面,各有侧重各放异彩。

认知、需求与其他。

符合消费者认知的需求,才会产生强大的品类。

强势品牌满足需求的同时,也是完成品牌对于品类的指代。

产品是品牌的体现与载体,需求最终通过产品来完成品牌使命。

产品即战略。

显而易见,银鹭花生牛奶与营养快线都是不折不扣的融合产品。

银鹭是将花生这种认知性极强的坚果融合进牛奶,营养快线则是将两大广谱性品类“果汁+牛奶”直接进行了融合。

需要强调的是,从消费者心智看,水果比坚果在味道上的诉求更加直观,更加符合习惯认知。再者,银鹭将牛奶绑定的花生,花生只是坚果概念内一个品种,而营养快线将牛奶直接绑定的是“果汁”这个丰厚而又聚焦的大品类。从这个意义上,尽管银鹭花生牛奶比营养快线早入市差不多20年,但行业影响力与整个业务盘子,与营养快线的差距还是很大。

因为营养快线涵盖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水果品种,而是“果汁”这个大概念,所以营养快线在产品配称方面从容布局,产品线延伸拿捏得当。同样,也许为了弥补花生牛奶产品在口味诉求方面的单一,后期银鹭推出红枣花生牛奶与核桃花生牛奶等多重复合蛋白品项,则有点大杂烩乱混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