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大单品是品类新标杆

这种品类新标杆产品之所以有意义,并不在于其销量,而是新产品的品质体验重新定义了品类,就像特斯拉汽车对传统汽车的冲击,并不在于特斯拉销量超过大众奔驰宝马等老品牌,而是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汽车”这个老品类。

2015年,我们与塔牌绍兴手工黄酒合作设计的新本酒,就是颠覆工业化黄酒的新品种。本酒有三个核心奠定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1)由国宝级黄酒酿造泰斗、92岁高龄的王阿牛老先生匠心酿造,还原100年前传统绍兴黄酒的味道。

(2)本酒的酿造不添加焦糖色。

(3)窖藏八年以后才出酒,这种黄酒的色、香、味都来自于时间的造化,不仅健康,而且体现的传统黄酒的原始味道,更有匠心与时间,构成本酒不可超越的价值。

特斯拉与本酒,这两类产品即是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复古等,占领品类制高点,从而成为品类新标杆。

碎片化社群及社交媒体不是战略大单品的障碍。

移动互联时代的基本特征的确有去中心化、碎片化、人格化等特征,但因此就说社群产品一定要依附于产品研发者个人,或者必须编造产品的情怀故事,那就短视了一点,这种思维会陷入小众产品、自娱自嗨的陷阱,偏离主流换档的大趋势。快速做出一个有销量的产品根本不是战略大单品、战略爆品的核心特征,质次价低、拥有渠道优势的低价产品,一样可以快速成为爆品。但是,这种爆品没有任何长远价值,且从根本上看,一定是泡沫销量、昙花一现。至于靠个人的情怀故事、简单的人际圈转发等,都不是产品营销的正道。

一个真正的战略大单品,必然可以冲决所有销售渠道,即一定可以通过“三个世界、O2O联动”成为新热点。碎片化社交媒体与社群,也正在出现新的整合联动工具,只要击中大众痛点,一样可以通杀通吃。年年初柴静的“雾霾调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新闻爆品案例。

那么,战略大单品的本质与形态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战略大单品的基本定义是:重塑中国3~5亿中等收入阶层的新生活形态。从生活必需品到可选消费品,到时尚消费品,乃至“新中式奢侈品”。也就是说,新的战略大单品将在上述四大消费类别的各个品类里一一诞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造就的历史性大风口,是中国社会财富积累的自然溢出效应。

符合或者能够站到大风口的战略大单品,如何产生?具体说,符合以下“三个代表”特征的,是战略大单品的起源点:

(1)代表新性价比偏好的产品。什么叫“新性价比偏好”?就是对品质更敏感,对价格更不敏感的偏好,这种消费者偏好是催生战略大单品的沃土。褚橙,是褚时健经过10年摸索,从土壤、育种、肥料等环节,对橙子的酸甜度、大小、颜色、皮肉厚度等关键因素进行反复试验,才做成的创新性品种。没有这个产品的本质创新,仅仅依靠传奇人生、一句广告语是带动不起消费热潮的,潘苹果、柳桃的不温不火就是证明。

(2)代表新人类的精神世界。鹿晗社群已经成为李宇春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现象,动辄1亿人次的转发,各地见面会的火爆,粉丝惊人的支付能力与意愿,让鹿晗的商业价值毋庸置疑。明显的是,对韩寒、郭敬明都认同分歧的60后、70后、80后们,对于鹿晗代表的95后、00后就更看不懂。

黄太吉煎饼,一个靠噱头飞速成长、得到资本支持的产品,正在将街头小贩的糊口活,变成工业化的中央厨房制造与专业订单处理的“中式必胜客”。在喝豆浆思考人生等噱头式广告的口碑传播下,黄太吉轻而易举地进入都市小白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5元的街头煎饼与15元的黄太吉煎饼套餐之间,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他们看重的是价格背后的产品所代表的精神气质。

(3)代表新审美形态或风格。未来是个既要拼实力,更要拼颜值的时代。而且可以预言,到最后颜值就代表实力,外表即内在。产品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审美风格,准确地说找不到能够被时代消费者接受的审美风格,再好的功能都白搭。手机里,工程机风格的所有品牌都颓势难挡,从HTC到酷派、摩托罗拉,乃至诺基亚。小米手机靠审美风格赢得消费者,华为在抗拒一年后幡然醒悟,变更审美风格导向的华为荣耀系列迅速释放研发、生产的供应链优势与渠道优势,销量超过独领风骚2年的小米。颜值的确是新时代的生产力、销售力。

今天的领导品牌或许会想:世界不还在我的手上吗?销量与市场份额不还是我第一吗?的确,移动互联时代即将进入第三年,过去两年的新产品还没有一个具备挑战行业老大、成为品类新领军的资格。可是,2016年呢?你真的还敢坐在火山口上,如此自信吗?

主流换档是时代召唤,它一定会自动产生时代的营销英雄,包括代表新时代的新英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