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非典型胜任力词典

严于律己、细致严谨、自信乐观、抗压应变……

以上都是常见的胜任力,听上去“正面积极”,那么是否可能出现以下的胜任力:鼠目寸光、胆小如鼠、两面三刀、沉默寡言等?这些摆不上桌面的胜任力也是有可能成为人才标准的。

比如项目组经常招的助理(干杂活的,不是总经理助理)。他需要的一个胜任力就是“鼠目寸光”。为什么这么说?如果这个助理目光远大、高瞻远瞩,那么他能不能做长做久就成了一个疑问,可能工作不到2个月,就觉得工作枯燥乏味,准备找下家了。所以,“助理”这样的岗位需要“鼠目寸光”。

笔者经常会参加银行面试,在面试应聘柜员岗的大学毕业生时,有一条“潜规则”,就是能否安稳做事,用评估表中的维度叫“职业稳定性”。这个“职业稳定性”,除了是否本地人、家庭情况、有没有男女朋友等外在条件,面试官主要看这个孩子“乖不乖”。这是一种感觉,如果面试官觉得这个孩子野心过大,想法过多,条件过于优越,就会觉得他接受offer,或者说入职后做长久的可能性不大。

有些岗位要找“胆小如鼠”的人,比如风控、审计,这些人严格按照规则,轻易不越雷池。举三国中守街亭的例子,王平按照军事常规,要守山下要道,而马谡偏偏突破常识,要守在山上,称居高临下,百战不殆。结果被司马懿包围,全军无水可饮,士气低落,导致溃败。有些事要选谨慎的人,选王平这样平实的人,才能把好关、做好事。

有些民营企业,喜欢招成长性高的人,但要分岗位。如果是类似萝卜坑的岗位,还是招目光短浅些、稳健的人,这样的人容易保留。

最新的“自变领导力”“自适应领导力”等领导力新范式,我觉得不全适用于领导岗位。对于有些岗位来说,抱拙守成、萧规曹随是更好的选择。

禾思咨询曾经深入研究了数十位优秀中层管理人才的个性,发现了最重要的多个个性特质。禾思认为,虽然作为个体很难在每一个方面都很强,但总体而言,在这些方面没有明显缺陷的管理者,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再举一个例子:沉默寡言。这是许多科学家的特点。华为之前在招募行业的领军人才时,我认为应该有这个要求。行业领军人物一定要有极高的智商,在正态分布曲线的最右端。叔本华说:“人类每一种优点,都和缺点连接在一起。”极高的智商,往往伴随着极差的社交能力。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其中包括笛卡儿、维特根斯坦、康德、维布伦、牛顿和爱因斯坦,都具有相似的古怪而孤僻的个性。心理学家和传记作者早已注意到,感情冷漠、性格内向特别有助于科学创造力,就像急剧变化的情绪有时可能造就艺术杰作一样。

所以,我特别编撰了这本“非典型”胜任力词典,其中包括:

鼠目寸光—口是心非—离经叛道—自以为是—狐假虎威

两面三刀—沉默寡言—自以为是—处心积虑—无中生有

投机取巧—过河拆桥—急功近利—井底之蛙—不识时务